词典 外营 外营的意思
wàiyíng

外营

简体外营
繁体外營
拼音wài yíng
注音ㄨㄞˋ 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yíng,(1)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组词】:营地。营房。营垒。军营。野营。阵营。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喻行动谨慎,防备极严)。(2)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上一级。(3) 筹划,管理,建设。【组词】:营业。营作。营田。营造。经营。国营。私营。(4) 谋求。【组词】:营求。营生。营救。营养。钻营。(5)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敌方或外敌的营地中活动或生活。

外营的意思

外营 [wài yíng]

1. 外层营垒。

外营 引证解释

⒈ 外层营垒。

《魏书·费穆传》:“穆 乃简练精骑,伏於山谷,使羸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
亦指外方位。 《宋史·礼志二》:“日月在中营内南道,而北斗在北道之西,至於五星中宫宿之属,则其位皆中营,二十八宿外宫星之属,则其位皆外营,所以等神位也。”


外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央社释义:中央通讯社的简称。国民党的通讯社。1924年在广州创立。1949年迁往台北。1973年以“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对外营业。
    • 2.
      土壤侵蚀释义: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 3.
      甲错释义:⒈甲壳交错混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禹馀粮》﹝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多出 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殻重迭……近年 茅山 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⒉借指表皮干枯皱缩或粗糙不平。《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注:“痈生於内,则气血为痈所夺,不能外营肌肤,故枯皱如甲错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朱 妻醒,觉颈间微麻,面颊甲错;搓之,得血片。”何垠 注:“甲错,谓血蹟乾涩,不细不平也。”
    • 4.
      电信楼释义:经营电报和长途电话业务及其他通信业务的建筑。 组成:电信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信机房部分,对外营业部分及其他部分(包括电话会议室、母钟间等)。此外还有微波天线。
    • 5.
      钩陈释义:⒈亦作“钩陈”。 星官名。《文选·扬雄<甘泉赋>》:“詔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陈,神名也。紫微宫外营陈星也。”唐 李峤《奉和拜洛应制》:“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臺。”清 钱谦益《答越卓凡宪副》诗:“我欲为君歌督护,夜阑酹酒向鉤陈。”⒉指后宫。《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鉤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李善 注引《乐叶图》:“钩陈,后宫也。”《隋书·高祖纪上》:“任掌鉤陈,职司邦政。”清 钱谦益《吴祖洲八十序》:“身虽引退,其声光气象尤映望于钩陈阁道之间。”⒊一种用于防卫的仪
    • 6.
      黄土地貌释义:黄土地区在以流水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主要有不同规模的沟谷地貌和塬、梁、峁等沟间地貌。

外营(waiy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营是什么意思 外营读音 怎么读 外营,拼音是wài yíng,外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