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 [zhāo tiē]
1. 张贴在街头或公共场所的文字、图画。
例招贴画。
英[poster;]
招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招帖”。写印在纸上供张贴宣传用的文字、图画。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认尸的招帖,已经贴遍了城厢内外。”
《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 是何许人?説的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冰心 《两个家庭》:“头一天上学从舅母家经过的时候,忽然看见 陈 宅门口贴着‘吉屋招租’的招贴。”
国语词典
招贴 [zhāo tiē]
⒈ 张贴。
例如:「任意招贴广告,不仅违法,而且有碍市容观瞻。」
⒉ 贴在公共场所的广告。
引《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招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召租释义:用招贴或告白招人租赁。
- 2.
宣传品释义:宣传用的物品,多指印刷品,如传单、招贴画等。
- 3.
宣传画释义:也叫招贴画、广告画。以宣传鼓动为目的的绘画。构图简洁,色彩醒目,附有简短号召文字。
- 4.
市招释义:⒈招贴。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赏菊》:“酒壚茶设,亦多栽黄菊,於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⒉指商店招牌和招徕顾客的幌子等物。郑振铎《海燕·黄昏的观前街》:“灯光耀耀煌煌的,铜的、布的、黑漆金字的市招,密簇簇的排列在你的头上,一举手便可触到了几块。”胡也频《光明在我们前面》:“晨风也吹来了,鼓动着欲明的天色,震动着飘摇的市招,发出微微的低音的歌唱。”
- 5.
广告释义: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
- 6.
戏报子释义:旧称戏曲演出的招贴。
- 7.
招儿释义:⒈招贴;招牌。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棚勾阑里做场,昨日贴出花招儿去。”《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婆子取了招儿,收拾了门户,从后门走过来。”《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今日且説箇卖卦先生……去 兗州府 奉符县 前,开箇卜肆,用金纸糊着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箇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⒉计策;办法;手段。《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再不想大远的从 德州 憋了这么一个乾脆的招儿来,纔使出来就乏了。”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三章:“除非死了,不死就要想招儿报!”叶文玲《篱下》:“他倒是有志气
- 8.
招帖释义:见“招贴”。
- 9.
招子释义:⒈招贴。⒉挂在商店门口写明商店名称的旗子或其他招揽顾客的标志。⒊着儿;办法、计策或手段。
- 10.
招纸释义:招贴。《说岳全传》第六三回:“元帅归天,乃是腊月除夕之事,所以无人知道。不如写一招纸,贴在驛门首。如有人知得尸首下落,前来报信者,谢银一百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他卖书,外头街上贴的萃文斋招纸,便是他的。”茅盾《手的故事》十四:“中心小学附近有两个闲人研究这些新贴的广告。穿长衣的一位歪着头说:‘哦,街东的,全是两张一排,街西的只贴一张。哈哈,招纸带得不多,送不起双份了。’”
- 11.
海报释义: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 12.
石印释义:平版印刷的一种。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制版容易,但印刷速度较慢。多用于印简单的广告、招贴等。
- 13.
雪连纸释义:纸的一种。 一面光滑,常用来做信笺、写公文、印招贴传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