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本对 本对的意思
běnduì

本对

简体本对
繁体本對
拼音běn duì
注音ㄅㄣˇ ㄉ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基本含义

指一对相似或相同的事物或人。

本对的意思

本对 [běn duì]

1. 力量相当的对手。

本对 引证解释

⒈ 力量相当的对手。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一个神通广大,一个变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对。”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二折:“上的马去,番番不济,若遇敌将,做不的本对。”


国语词典

本对 [běn duì]

⒈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一个神通广大,一个变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对。」


本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历史唯心主义释义:也叫唯心史观。 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是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社会的发展归结为人的思想动机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鼓吹英雄创造历史。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2.
      塘沽协定释义: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并大举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因蒋介石国民党破坏而失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 3.
      对茬儿释义:吻合;相符:他们两人说的话根本对不上茬儿。
    • 4.
      对马海峡释义:位于日本对 马岛和台岐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与东海。 宽3千米。有对马暖流经过。渔业发达。
    • 5.
      形而上学释义:⒈指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哲学理论。 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动力。⒉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东西(如上帝、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
    • 6.
      折衷主义释义:一种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加以调和或拼凑在一起的哲学思想。 它把矛盾双方等同或调和起来,不分主次,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 7.
      殖民文化释义:文化殖民主义是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建立优势文化的统治地位,并且为前者谋取利益,也可以说是一国以文化方式对另一国进行侵蚀,达到从根本上消灭另一国文化自主性的目的,淡化民族意识.如侵华战争时日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被侵略国家的文化侵略,开办日语学校用日语教学,现在还有台湾人家庭的生活方式与日本一样,讲日语等等。
    • 8.
      西牛角岛释义:2012年1月29日,日本对钓鱼岛周边部分岛屿完成了暂命名,并计划在2012年内最终决定正式名称,并在日本地图中进行标注。

本对(bend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本对是什么意思 本对读音 怎么读 本对,拼音是běn duì,本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本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