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土黄 土黄的意思
huáng

土黄

简体土黄
繁体土黃
拼音tǔ huáng
注音ㄊㄨˇ ㄏ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huáng,(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组词】: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黄灾。治黄。黄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句】: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组词】:事情黄了。(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颜色暗淡、土气的黄色。

土黄的意思

土黄 [tǔ huáng]

1. 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黄土的颜色。一种黄色颜料。中药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土黄》。

土黄 引证解释

⒈ 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

《数术记遗》“五行算” 北周 甄鸾 注:“五行之法……金白生数四,土黄生数五。”

⒉ 黄土的颜色。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鰐鱼,其身土黄色,有四足脩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萧队长 连忙抬起头,看见一片烟云似的远山的附近,有一长列土黄色的房子,夹杂着绿得发黑的树木,这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屯落。”

⒊ 一种黄色颜料。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宫禁》:“隆庆 六年, 穆宗敬皇帝 大行礼。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榜纸三百八十九张,每百张银一两;土黄一斤,银三分。”

⒋ 中药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土黄》。


国语词典

土黄 [tǔ huáng]

⒈ 借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为「土黄」。

汉·徐岳《数术记遗·五行算以生兼生生变无穷》:「五行之法,水元生数一,火赤生数二,木青生数三,金白生数四,土黄生数五。」

⒉ 像黄土一样的颜色。


土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哈士蟆释义:满语音译词。也译作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体长6—7厘米,背面土黄色,有黄色和红色斑点。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中医用作养阴药。
    • 2.
      旱獭释义:哺乳动物。体粗壮,头阔而短,耳小而圆,四肢短而强,前肢的爪特别发达,尾短。体背一般为土黄色,杂以褐色,腹面黄褐色。生活在草原、旷野、岩石和高原地带。穴居、群栖,以植物为食。是鼠疫、布氏杆菌病和兔热病的传播者。
    • 3.
      木精释义:⒈岁星。《后汉书·襄楷传》:“今年岁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门,还切执法。岁为木精,好生恶杀,而淹留不去者,咎在仁德不修,诛罚太酷。”⒉麟。《古微书·春秋演孔图》“麟,木之精也”三国 魏 宋均 注:“麟,木精。木生于水故曰阴。木气好土,土黄木青,故麟色青黄。”⒊木之精灵。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千年木精为青牛。”⒋甲醇的俗名。
    • 4.
      浮尘释义:⒈附在物体表面的灰尘。⒉大量细小沙尘飘浮在空中,使天空变成土黄色的天气现象。这些飘浮的沙尘多因沙尘暴、扬沙而引起。
    • 5.
      螳蜋释义:亦作“螳蠰”。 亦作“螗蜋”。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 6.
      螳螂释义: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有翅两对,前腿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区叫刀螂。
    • 7.
      赭石释义:矿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通常呈暗棕色,也有土黄色或红色的,主要用作颜料。
    • 8.
      赭黄释义:⒈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⒉指赭黄袍。⒊指黄中带赤的颜色。
    • 9.
      鸭儿广梨释义:⒈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圆形,皮较粗糙,土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带酸,多汁。⒉这种植物的果实。
    • 10.
      鸭儿广释义:梨的一个品种。 果实圆形,皮较粗糙,土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脆而多汁。
    • 11.
      黄块块释义:形容土黄色。
    • 12.
      黄溜溜释义:形容土黄色。

土黄(tu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土黄是什么意思 土黄读音 怎么读 土黄,拼音是tǔ huáng,土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土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