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副 [chǔ fù]
1. 国之副君。指太子。
储副 引证解释
⒈ 国之副君。指太子。
引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太子,国之储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且 明帝 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
《明史·商辂传》:“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
储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储副释义:国之副君。 指太子。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太子,国之储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且 明帝 以聪亮英断,益宜为储副。”《明史·商辂传》:“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
- 2.
储贰释义:亦作“储二”。储副,太子。
- 3.
公器释义:⒈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⒉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 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 4.
勤身释义:劳苦其身,谓努力于职事以致身体劳苦。 《国语·晋语七》:“文子 勤身以定诸侯,至於今是赖。”宋 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 怙 同师。勤身鋭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 5.
手剑释义:⒈持剑。《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仇牧 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何休 注:“手剑,持技剑叱駡之。”《汉书·曹竟传》:“竟 不受侯爵。会 赤眉 入 长安,欲降 竟,竟 手剑格死。”《后汉书·种暠传》:“暠 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係。今常侍来无詔信,何以知非姦邪?今日有死而已。’”⒉击剑。唐 段成式《剑侠传·老人化猿》:“越王 问 范蠡 手剑之术。蠡 曰:‘臣闻 赵 有处女,国人称之,愿王问之。’於是王乃请女…… 袁公 问女曰:‘闻女善为剑,愿得一观之。’”
- 6.
猥细释义:⒈鄙陋卑下。《亢仓子·训道》:“亦有体閒而心躁者,谓丛襍之人为猥细。”宋 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臣窃自痛,人品猥细,言语吃訥,不能发明国家安危大体,致陛下轻而弃之,此皆臣之罪也。”⒉繁杂琐碎。《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桑公 元老,今既解其枢务,纵不留之相位,犹当优以大藩,奈何使之尹京,亲猥细之务乎?”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二》:“百官仪范,著令之外诸家所记尚有遗者,虽至猥细,亦一时仪物也。”
- 7.
贰膳释义:⒈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食也。恒令善食有储副,不使有闕也。”⒉指美食。元 一庵《庆王承旨八秩》诗:“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明 李开先《奉贺李翁七十寿序》:“尝观尚齿养老之礼,通乎四代,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称之以耆,餔之以糜,仕者逸之以致政,休者加之以贰膳,养之於学,杖之以国。”⒊借指七十岁。唐 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宋 范仲
- 8.
闲不容发释义:⒈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或事物很精密。 语出《大戴礼记·曾天子圆》:“律居陰而治陽,厤居陽而治陰,律厤迭相治也,其閒不容髮。”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張登 長於小賦,氣宏而密,間不容髮,有織成隱起往往蹙金之狀。”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小手》:“隨有石如卵大,飛落窺者面旁,相去顴頰,間不容髮。”⒉比喻时间紧迫,事机危急。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係絶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閒不容髮。”宋 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此明白之理,皎如日月,得失之幾,間不容髮。”朱自清《执政府
- 9.
陋举释义:《汉书·疏广传》:“﹝ 汉宣帝 ﹞太子外祖父特进 平恩侯、许伯 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 舜 监护太子家。上以问 广,广 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 许氏。且太子自有大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復使 舜 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於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 魏相,相 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 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后因以“陋举”为典,指识见浅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