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皋 [míng gāo]
1. 山名。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鸣皋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河南省 嵩县 东北。
引唐 王昌龄 《送狄宗亨》诗:“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 树色 鸣皋 烟。”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 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王琦 注:“《河南通志》:鸣皋山,在 河南府 嵩县 东北五十里,一名 九皋山,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脱屣将相守冲谦,唯於山水独不廉。枕 伊 背 洛 得胜地, 鸣皋 少室 来轩簷。”
鸣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花树释义: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见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槃多》。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餘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唐 李白《鸣皋歌奉饯丛翁清归五崖山居》诗:“去时应过 嵩少 间,相思为折三花树。”王琦 注:“三花树,即贝多树也。”明 王恭《寄上清王道人》诗:“心怀九转丹,梦绕三花树。”
- 2.
仲月释义: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唐 钱起《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霽春雨,香风生药田。”《新唐书·礼乐志四》:“礼不祭墓,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卤簿衣冠巡陵。”宋 陆游《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明 何景明《甘露颂》:“皇嗣元载,仲月维冬。”《清史稿·高宗本纪》:“丙午,举行经筵。自是每季仲月举行一次,岁以为常。”
- 3.
蝘蜓嘲龙释义:以蝘蜓比作龙,有随意混杂,贬低一方之意。 语出 汉 扬雄《解嘲》:“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蜓而嘲龜龍。”唐 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 4.
观化释义:⒈观察变化;观察造化。《庄子·至乐》:“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唐 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清 姚鼐《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浦山》:“观化吾生眇,焉知从古年。”⒉引申为死亡的婉辞。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十:“熙寧 十年夏,康节先生 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 司马温公 曰:‘某欲观化一巡如何?’温公 曰:‘先生未应至此。’”明 宋濂《题李霁峰先生墓铭后》:“未及往见,而先生竟观化冥冥之中。”⒊观察教化。《吕氏春秋·具备》:“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