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嬉 [ér xī]
1. 犹儿戏。
儿嬉 引证解释
⒈ 犹儿戏。
引宋 苏轼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诗:“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宋 陆游 《自咏》:“作箇生涯君勿笑,拄天勋业亦儿嬉。”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正月晦送穷故事》:“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国语词典
儿嬉 [ér xī]
⒈ 比喻轻率不认真。宋·苏轼〈腊梅一首赠赵景贶〉诗:「天公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也作「儿戏」。
儿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丱角释义:⒈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清 赵翼《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茅盾《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⒉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 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 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
- 2.
了事痴释义:犹言办事迷。 指醉心政事。语出《晋书·傅咸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復为快耳!”宋 杨万里《冬暖》诗:“暂闲何似长闲好,无事非关了事痴。”宋 陆游《冬日》诗:“幸是原无了事痴,偷闲聊復学儿嬉。”宋 陆游《题直舍壁》诗:“文书那得废哦诗,羞作羣儿了事痴;付与后人评此老,一丘一壑过 元规。”
- 3.
嬉遨释义:亦作“嬉敖”。犹嬉游。唐 韩愈《刘统军碑》:“稚耋嬉遨,连手歌謳。”明 方孝孺《詹鼎传》:“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清 姚范《方颂椒山居记》:“凡四时杂卉之茂植,云霞之舒卷,鸟兽之嬉遨,毕献於几席之下。”
- 4.
憨憨释义:痴呆貌;质朴貌。宋 范成大《睡起》诗:“憨憨与世共儿嬉,兀兀从人笑我痴。”明 沉榜《宛署杂记·志遗四》:“寺僧来迓,年可七十,眉修而白,与之言,亦自质愿,憨憨若 无怀氏。”《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恰好今日打醮,只好了你吃的恁憨憨的来家。”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一:“他望见街上的人都望着他,便朝大家憨憨的笑了。”
- 5.
盘铃傀儡释义:以盘铃伴奏演出的傀儡戏。 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 杜公 在 维扬 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駟八九千者,饱食讫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足矣!’”元 许有壬《水调歌头·庚寅秋即席次可见寿韵》词:“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
- 6.
礼容释义:⒈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文季 最有礼容,深为 高祖 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⒉汉 乐名。《汉书·礼乐志》:“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 汉高帝 ﹞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 秦 之《五行》也。
- 7.
设容释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后以“设容”指确立礼仪形式。
- 8.
逢场释义:⒈遇到某场合;到达某场所。宋 杨万里《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茧卜因戏作长句》:“先生平生笑儿痴,逢场亦復作儿嬉。”清 江昱《桂枝香》词:“诗仙写韵吹冰雪,肯逢场,剪红裁碧。”林学衡《徐园同镇潮》诗:“开怀渐觉逢场减,负手真成避世喧。”⒉遇到有集市。沙汀《淘金记》十:“刚才还在这里,恐怕到粮食市上去了。逢场天,他要下午才有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