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霑恩 霑恩的意思
zhānēn

霑恩

简体霑恩
繁体
拼音zhān ēn
注音ㄓㄢ 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ān,(1) 同“沾”。《集韻•鹽韻》。【组词】:“霑,通作沾。”①雨水浸潤。《説文•雨部》:“霑,雨?也。”②浸潤;沾濕。《史記•樂書》:“太一貢兮天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③因接觸而黏附着。唐姚合《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之二十九:“印朱霑墨硯,户籍雜經書。”④略。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霑,《文字集略》作沾,略也。”(2) 受益;沾光。亦指使受益。《韓非子•詭使》。【组词】:“今戰勝攻取之士,勞而賞不霑。”(3) 溺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引《韓詩》。【组词】:“霑,溺也。”

ēn, ◎ 好处,深厚的情谊。【组词】: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霑恩的意思

霑恩 [zhān ēn]

1. 指受到帝王恩惠。


霑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恩数释义:指朝廷赐予的封号等级。宋 范仲淹《求追赠考妣状》:“今又俯临葬礼,尚闕褒封,祭奠之间,誌述之际,乏兹恩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右丞之上。”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或纂修功多,及书成,以事故去,则不霑恩数。”清 吴伟业《雕桥庄歌》:“同是冢臣恩数异,伤心非復 定陵 年。”
    • 2.
      挟纩释义:⒈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晋 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明 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清 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⒉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 3.
      沾恩释义:⒈同“霑恩”。⒉指受到帝王恩惠。
    • 4.
      郊礼释义:天子祭天地的大礼。 《史记·封禅书》:“天子从 昆仑 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晋书·礼志下》:“汉 仪,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东门,以荐陵庙。”《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陆贄 上言:‘郊礼赦下已近半年,而窜謫者尚未霑恩。’”

霑恩(zhan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霑恩是什么意思 霑恩读音 怎么读 霑恩,拼音是zhān ēn,霑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霑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