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ǎo,(1) 技能好,灵敏。【组词】:巧妙。巧思。巧劲。巧干(gàn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2) 美好。【例句】:巧笑(指美好的笑貌)。(3) 虚伪(特指语言)。【组词】: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4) 恰好。【组词】:巧合。巧遇。恰巧。
lì,(1) 站,引申为竖起来。【组词】:立正。立柜。立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2) 做出,定出。【组词】: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3) 存在,生存。【组词】:自立。独立。势不两立。(4) 马上,即刻。【组词】:立时。立刻。立等。(5) 姓。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1.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挖空心思而定出种种名目。
例巧立名目发奖金。
英[concoct various pretexts;]
⒈ 亦作“巧立名色”。
⒉ 想方设法定出种种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引《明史·张原传》:“比年军需杂输十倍前制……而贡献者復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
明 李贽 《三大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魎匠、魍魎僧巧立名色,誑人钱财也。”
⒊ 谓徒有名目,不切实用。
引朱自清 《中国语的特征在哪里》:“我们让印欧语法系统支配惯了,不易脱离它的窠臼,乍一接触这新意念,好象没个安放处,有巧立名目之感。”
⒈ 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
引《明史·卷一九二·张原传》:「民既困矣,而贡献者复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
《清史稿·卷二九四·诺岷传》:「上屡饬各省督察有司,耗羡既归公,不得巧立名目,复有所取于民。」
1.反动统治阶级巧立名目,在治水、导淮等等幌子下横征暴敛,中饱私囊。
2.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3.切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
4.对一些巧立名目的乱收费,政府应该坚决制止。
5.贪官污吏往往巧立名目,拼命搜刮人民的钱财。
6.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
7.这个县巧立名目乱收费,老百姓极为不满。
8.旧社会衙门里的贪官污吏就会巧立名目,勒索百姓!
9.年终到了,要防止一些单位巧立名目,滥发钱物。
10.一切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