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1. 议论的腔调;观点,看法。
例悲观论调。
英[views; argument;]
⒈ 议论的倾向;意见。
引梁启超 《中日交涉汇评》:“其千篇一律之论调,皆曰 中国 待 日本 无诚意。”
毛泽东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二:“我的论调不适合你的脾胃,你一定会说我的论调太落伍了。”
⒈ 议论事理的态度与观点。
例如:「这是他对政治的一贯论调,不足为奇。」
1.那种在艺术风格上扬此抑彼,甚至主张定于一尊的论调,是最妨碍“百花齐放”的。
2.很多人说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论调已是明日黄花。
3.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反对李洪志的荒谬论调。
4.你的论调都是阳春白雪,不适合我们这些粗人。
5.这促荒谬绝伦的论调,根本不值得一驳。
6.这完全是一种投降主义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