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旌斾 旌斾的意思
jīngpèi

旌斾

简体旌斾
繁体
拼音jīng pèi
注音ㄐㄧㄥ ㄆ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组词】: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2) 表扬。【组词】:旌表。

pèi, ◎ 同“旆”。【例句】:“织文鸟章,白斾央央。”

基本含义

旌旗和旗帜。形容风采、气势盛大。

旌斾的意思

旌斾 [jīng pèi]

1. 亦作“旌旆”。

2. 旗帜。

3.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5. 借指军旅。

旌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旌旆”。

⒉ 旗帜。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徂迁。”
唐 高适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旆逶迤 碣石 间。”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皇上﹞命选精骑万餘人,扈行私从僕马亦復踰万,旌斾亘三十餘里。”

⒊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唐 贾岛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
宋 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问。”
清 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马前。”

⒋ 借指军旅。

《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高骈》:“楼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


旌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旌斾释义:⒈亦作“旌旆”。旗帜。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徂迁。”唐 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旆逶迤 碣石 间。”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皇上﹞命选精骑万餘人,扈行私从僕马亦復踰万,旌斾亘三十餘里。”⒉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唐 贾岛《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宋 苏轼《与范蜀公书》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问。”清 恽敬《上举主笠帆先生书》:“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马前。”⒊借指军旅。《太平
    • 2.
      旌旆逶迤释义:旌斾:旗帜。 逶迤: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 3.
      旌旆释义:见“旌斾”。
    • 4.
      要结释义:结合;邀引交结。《左传·文公十二年》:“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宋书·索虏传》:“初,亡命 司马楚之 等藏窜 陈留 郡界。虏既南渡,驰相要结,驱扇疆埸,大为民患。”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酷吏以击剥为声,上多以为能;贪吏以要结为事,上多为所中。”清 恽敬《上举主笠帆先生书》:“前者,旌斾自 江西 移 湖南,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马前。先生岂人人被之泽,以要结之哉?”

旌斾(jingp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旌斾是什么意思 旌斾读音 怎么读 旌斾,拼音是jīng pèi,旌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旌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