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 [mào líng]
1. 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墓名。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
茂陵 引证解释
⒈ 古县名。治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 汉 初为 茂乡,属 槐里县。武帝 筑 茂陵,置为县,属 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
⒉ 陵墓名。(1) 汉武帝 刘彻 的陵墓。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 明宪宗 朱见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
引《汉书·武帝纪》:“﹝ 后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 五柞宫,入殯于 未央宫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长安 西北八十里也。”
⒊ 汉 司马相如 病免后家居 茂陵,后因用以指代 相如。
引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
唐 李贺 《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 归卧叹清贫。”
清 蒋纲 《舟次书感》诗:“不及 茂陵 归有壁,翻同 杜老 别无家。”
国语词典
茂陵 [mào líng]
⒈ 地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因汉武帝的陵墓在此而得名。
茂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锦释义:华丽的丝织品。 宋 秦观 《梦扬州》词:“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明 陈子龙 《早春初晴》诗:“ 茂陵 才人独焚香,鱼笺丽锦成文章。”
- 2.
五陵释义:汉元帝以前,西汉皇帝每筑一陵,要设一个陵县,将王孙豪富迁去。 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渭水北岸今兴平市东北至咸阳市附近塬上,合称五陵,又称五陵塬。
- 3.
便门桥释义:汉 长安 城西北、渭水 上的桥名,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汉书·武帝纪》:“初作 便门桥。”颜师古 注:“苏林 曰:‘去 长安 四十里。’服虔 曰:‘在 长安 西北,茂陵 东。’便门,长安 城北面西头门,即 平门 也……於此道作桥,跨渡 渭水 以趋 茂陵,其道易直,即今所谓 便桥 是其处也。便读如本字。”
- 4.
修毫释义:⒈长的毫毛。晋 傅玄《笔赋》:“简俢毫之奇兔,选珍皮之上翰。”修,一本作“脩”。⒉指手笔。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夫仕也者,欲以为名邪,则修毫可以洩愤懣,篇章可以寄姓字。”修,一本作“脩”。⒊良犬名。《西京杂记》卷四:“茂陵 少年 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鷂逐雉兔,皆为之佳名。狗则有脩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
- 5.
六陵释义:指 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乃 南宋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 的陵墓,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东十八公里之 宝山(又名 攒宫山)。明 贝琼《穆陵行》:“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明 徐渭《岳公祠》诗:“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清 杨焯《阎妃功德院法堂鼓》诗:“六陵真骨知何处?留得 阎妃 一鼓皮。”
- 6.
刘郎释义:⒈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⒉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⒊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⒋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⒌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 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 相约事难谐
- 7.
北陵释义:⒈泛指在北的山或丘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 有二陵焉……其北陵,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四:“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唐 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南山羃羃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⒉特指 茂陵。北周 庾信《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生墓志铭》:“东都马鸣,不无见日之叹;北陵车过,终忆平生之言。”倪璠 注:“茂陵 在 长安 之北,故曰北陵。”
- 8.
十三陵释义: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始建于1409年。在北京昌平区。有长陵、景陵、永陵、德陵、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定陵、昭陵、思陵等。陵区背依天寿山群峰,坐落于山峦南麓。在山谷入口处建有一座石牌坊,为陵区的起始点,建有长约7千米的神道,两旁建碑亭、石象生和龙凤门。整个陵区建筑与山体有机结合,气势森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
卓文君释义:汉 临邛 大富商 卓王孙 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 过饮于 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 夜奔 相如,同驰归 成都。因家贫,复回 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 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 文君 当垆。卓王孙 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 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 作 司马相如 诔文传于世;又载 相如 将聘 茂陵 人之女为妾,卓文君 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 乃止。后世常将 卓文君 事用为典故。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现有个 秦楼 上吹簫旧人
- 10.
宫树释义:帝王宫苑中的树木。 唐 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暎宫树。”《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香烟靄靄旋为盖,宫树蒙蒙自变春。”宋 刘秉《戊申年七夕》诗:“红蕖烂漫碧池香,罗綺三千 侍 汉皇。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 宫树已苍苍。”元 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 11.
广平释义:⒈宽阔平坦。《释名·释地》:“广平曰原。”⒉善遍平等。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方等者,即周徧义。《止观论》云:‘方等者,或言广平。’……既不拘禁忌,广大而平等之,故谓之广平也。”⒊枰,棋盘。《方言》第五:“所以投簙谓之枰,或谓之广平。”《广雅·释器》:“广平,榻,枰也。”王念孙 疏证:“广平为博局之枰,榻为牀榻之枰,皆取义於平也。”⒋指 晋 周处。因其曾任 广平 太守,故称。《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广平 听方籍,茂陵 将见求。”刘良 注:“周处 为 广平 太守,三十年滞讼一朝断决。”
- 12.
扶风帐释义:《后汉书·马融传》:“马融 字 季长,扶风茂陵 人也。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因以“扶风帐”指讲坛、学舍。
- 13.
掗卖释义:强卖。 明 孙柚《琴心记·茂陵春色》:“我嘆一声呵,分明掗卖海棠娇。”茅盾《故乡杂记》二:“而我呢,则是生客,又且像是一个少爷--所谓吃惯用惯,因而就认为是有缝可钻的蛋,拼命的来向我挜卖了。”
- 14.
榴花释义:⒈石榴花。 唐 李商隐《茂陵》诗:“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元 刘詵《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明 孙仁孺《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⒉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南朝 梁元帝《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唐 李峤《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宋 王安石《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 15.
欢爱释义:⒈欢悦喜爱。《礼记·乐记》:“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唐 李白《白头吟》:“茂陵 姝子皆见求,文君 欢爱从此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真如比翼之鸟,并头之花,欢爱不尽。”郭沫若《女神·凤凰涅槃》:“我们年青时候的欢爱哪儿去了?”⒉懽愛:犹亲爱。《玉台新咏·董娇娆诗》:“何时盛年去,懽爱永相忘。”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 春江 公子﹞乙丑入翰林,妻 杨氏 亡矣。再娶 吴氏,貌与相抵,遂懽爱异常。”
- 16.
玄甲释义:⒈铁甲。 铁色玄黑,故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 ﹞ 元狩 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 长安 至 茂陵。”张守节 正义:“玄甲,铁甲也。”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玄甲耀日,朱旗絳天。”⒉指军队。宋 陈师道《和黄预久雨》诗:“黑云玄甲驻,铁骑冷官驰。”⒊指动物的黑色甲壳或鳞片。《宋书·符瑞志上》:“﹝ 周公旦 ﹞与 成王 观于 河 洛,沉璧……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唐 白居易《黑龙饮渭赋》:“玄甲黯以凝黛,文章斐兮摛锦。”
- 17.
病免释义:以病免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汉书·扬雄传赞》:“雄 以病免,復召为大夫。”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寻授 苏州 刺史,一年,即病免归;授刑部侍郎,不久,又病免归;除 河南 尹,三年,又病免归。”
- 18.
相如草释义: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 19.
翳障释义:障蔽。 《西京杂记》卷四:“茂陵 轻薄者化之,皆以杂宝错厕翳障,以 青州 芦苇为弩矢,轻骑妖服,追随於道路,以为懽娱也。”《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24期:“剔除这些糟粕,除去这些翳障,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广大劳动农民向自然界斗争的惊人智慧和丰富经验。”
- 20.
苏卿释义:指 苏武。武 字 子卿,故称。唐 李商隐《茂陵》诗:“谁料 苏卿 老归国,茂陵 松柏雨萧萧。”宋 文天祥《题<苏武忠节图>》诗之一:“苏卿 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清 陈维崧《大江乘·闻雁》词:“不如北去,怕 苏卿 雪窖将老。”郁达夫《春江感旧》诗之三:“一梦 扬州 怜 杜牧,廿年辛苦忆 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