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散 [yǔ sàn]
1. 雨水普降。
2. 如雨布散。众多貌。
3. 比喻朋友离散。
4. 指男女欢会已毕。
6. 谓雨过天晴。
雨散 引证解释
⒈ 雨水普降。
引晋 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迴流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散。”
⒉ 如雨布散。众多貌。
引《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驛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⒊ 比喻朋友离散。
引南朝 齐 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亲知雨散,益復无聊。”
⒋ 指男女欢会已毕。参见“雨散云收”。
引宋 程垓 《意难忘》词:“似云收 楚 峡,雨散 巫 阳。”
⒌ 谓雨过天晴。
引唐 皇甫曾 《张芬见访郊居作》诗:“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唐 张乔 《题湖上友人居》诗:“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雨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书释义:谓短札。 唐 包佶《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雨散三年别,风传一字书。”宋 陈与义《邓州西斋书事》诗之三:“易求 苏子 六国印,难得 河桥 一字书。”
- 2.
生扢揸释义:同“生各支”。 明 陈大声《折桂令·青楼十咏》套曲:“生扢揸凤折鸞分,忽剌八雨散云收。”
- 3.
画壁释义:⒈在壁上作画。《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其以 雍 次子 裕 袭爵为 醴陵侯,以明著旧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曜《吴书》:“﹝ 雍 族人 悌 ﹞父以寿终,悌 饮浆不入口五日……常画壁作棺柩象,设神座於下,每对之哭泣,服未闋而卒。”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倘遇旗亭歌者,不能不画壁也。”⒉绘有图画的墙壁。北周 庾信《登州中新阁》诗:“龙来随画壁,凤起逐吹簧。”唐 温庭筠《生禖屏风歌》:“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清 纳兰性德《浣溪沙·大觉寺》词:“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⒊指绘在
- 4.
膏油释义:⒈油脂;灯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宋史·汪应辰传》:“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⒉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清 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⒊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唐 韩愈《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宋 苏辙《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 5.
花雨释义:⒈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宋 向子諲《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元 张雨《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⒉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唐 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唐 李白《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赵光荣《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
- 6.
菊篱释义:蓠边的菊花。 语本 晋 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 李郢《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诗:“莲沼昔为 王俭 府,菊篱今作 孟嘉 杯。”宋 戴复古《沉庄可号菊花山人》诗:“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元 萧国宝《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剖破菊篱花雨散,心归 莲社 色身空。”
- 7.
贞居释义:犹隐居。元 虞集《赋彭氏静深堂》:“君子憺无欲,渊然事幽潜;贞居观物初,天机引休恬。”元 黄溍《送陈生归天台》诗:“殁者归山丘,存者风雨散;惟餘贞居翁,共喫残年饭。”
- 8.
阗阗释义:⒈众多、旺盛貌。《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闐闐。”高亨 注:“闐闐,兵势众盛貌。”唐 欧阳詹《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万物闐闐,各由袭沿。”宋 洪迈《夷坚丙志·黄十翁》:“东门外如阳间市肆,往来闐闐。”⒉形容声音洪大。《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闐闐兮,通 飞廉 之衙衙。”晋 左思《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间。”唐 贾曾《饯张尚书赴朔方序》:“听闐闐之去鼓,目悠悠之转斾。”清 刘大櫆《重修孙公桥记》:“凿琢礱礪,闐闐殷殷。”
- 9.
风流云散释义:风吹过,云飘散,踪迹全消。 比喻人飘零离散。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宋 王沂孙《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词:“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郭沫若《豕蹄·漆园吏游梁》:“庄周 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 漆园 吏的微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亦作“风流雨散”。晋 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閒。”唐 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徒以士之相见,人之相知,必欲轩盖逢迎,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絶,风流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