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传书 [liǔ yì chuán shū]
1. 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杂剧剧本。元代尚仲贤作。取材于唐人传奇《柳毅传》。
柳毅传书 引证解释
⒈ 唐 李朝威 作传奇小说《柳毅传》,写男主人公 柳毅 传书搭救 洞庭 龙女,后与其结为夫妻。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杂剧即取材于此。后亦用为典,谓不畏艰险,救人危难。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礼》:“舌战羣雄,让俺不才; 柳毅 传书,何妨下海。”
国语词典
柳毅传书 [liǔ yì chuán shū]
⒈ 杂剧名。元尚仲贤作。叙书生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求援,终成夫妻的故事。事本唐人李朝威的《柳毅传》而来。
柳毅传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侄女儿释义:弟兄的女儿。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秀才,料想我姪女儿儘也配得你过!”《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姪女儿打扮着出来拜年。”
- 2.
劈丢扑鼕释义:象声词。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将他来难移难动,没歇没空,廝推廝拥,劈丢扑鼕,水心里打沐桶。”
- 3.
天杀的释义:詈词。犹言该死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不知那一个天杀的与他寄信回去,今有 钱塘 火龙到来,要和我鬭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天杀的,你自己胆小,和 黎二少 交易不成,我们当场走开。”艾芜《乌鸦之歌》:“年轻小伙子则向我忿忿说道:‘哪个怕他们……这些天杀的!’”
- 4.
水帘洞释义:瀑布遮挂的山洞。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吾神乃火龙是也……只因俺在 唐尧 之时,差行了雨,害得天下洪水九年,因此一向罚在这 钱塘 水帘洞 受罪。”《西游记》第五八回:“原来他 水帘洞 本是一股瀑布飞泉,遮掛洞口,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 水帘洞。”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雨水象瀑布一样,从平石山流下,我们象钻进了水帘洞。”
- 5.
灵圣释义:⒈佛教、道教对佛祖、上仙的尊称。《后汉书·西域传论》:“其国(身毒)则殷乎中土,玉烛和气,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既灵圣垂旨,敢希久停,可得申延数年不?”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然斯胜地,灵圣所止,躡迹钦风,忘其灾祸。”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浄扮小龙上诗云]堂堂作灵圣,小鬼害劳病。身边没阴人,就死也乾浄。”⒉神异的灵应。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然汝有灵圣,使我见汝生平之面。若无神灵,从兹而别。”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高唐 梦苦难成
- 6.
闲阻释义:亦作“间阻”。阻隔。《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引 唐 苏鹗《杜阳杂编·芸辉堂》:“载 肃宗、代宗 两朝宰相,贵盛无比,广葺亭臺,交游贵族,客候其门,或多间阻。”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几遍家待相通,当间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
- 7.
霸桥释义:桥名。即 灞桥。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城区东十公里 灞水 上。始建于 汉。汉 唐 时送客多到此桥作别。故桥在今桥西北十馀里处,后因“灞水”东徙,桥移今址。《三辅黄图·桥》:“霸桥 在 长安城 东。跨水作桥。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王莽 时,霸桥 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更 霸桥 为 长存桥。”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霸水 又北逕 枳道,在 长安县 东十三里……水上有桥,谓之 霸桥。”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你覷那 霸桥 北,涇河 岸东,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参见“灞桥”。
- 8.
髼鬆释义:⒈毛发散乱貌。《五灯会元·泐潭祥法师法嗣·宝峰景淳知藏》:“怕寒懒剃髼鬆髮,爱煖频添榾柮柴。”宋 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谓人髮乱曰髼鬆。音蓬松。”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则我这头上风沙脸上土,洗面皮惟泪雨,髩鬔鬆除是冷风梳。”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衣破损,鬢鬔鬆,千愁万恨在眉峯。”清 张实君《山中即景》诗:“两髻髼鬆曳葛裠,閒身许入野樵羣。”王以仁《流浪》:“还有头上三个月来没有剪过的鬔松的乱发,衬托着我这副橙黄色的脸孔,直和舞台上的吊杀鬼一样的难看。”⒉植物枝叶、须穗散乱貌。宋
- 9.
麤疎释义:⒈亦作“麤疏”。 亦作“麤踈”。亦作“麄疏”。亦作“麄踈”。粗忽疏慢。《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张昭 非 肃 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 肃 年少麤疎,未可用。”宋 苏辙《泝潮》诗之一:“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麄踈。”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他鹰指爪,蟒身躯,忒躁暴,太麄疎,但言语,便喧呼。”⒉粗糙;不精密。《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后﹞袍极麤疏,诸主朝望见,反以为綺。”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诸主家朝请,望见后袍极麤踈,反以为侍婢之数。”宋 杨万里《题望韶亭》诗:“尧 时文物也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