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 [qì zhì]
1. 扔在一边,废弃。
例一个弃置的香烟盒。
英[lay aside;]
弃置 引证解释
⒈ 抛弃,扔在一边。
引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
宋 陆游 《读书未终卷而睡有感》诗:“暮年缘一懒,百事俱弃置。”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弃置久不调,流尘被朱丝。”
清 陈梦雷 《拟古诗青青河畔草》:“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何堪一分手,弃置在远道。”
毛泽东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据点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
⒉ 谓不被任用。
引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復陈。”
唐 王维 《老将行》:“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明 高叔嗣 《送别德兆武选放归》诗:“罢归时共惜,弃置古常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李忠定公》:“孝宗 贤君, 忠定 名臣,同时而不相知如此。则 忠定 在 绍兴 中,其弃置屏斥,不亦宜乎!”
国语词典
弃置 [qì zhì]
⒈ 扔在一旁、废弃不用。
引三国魏·曹丕〈杂诗〉二首之二:「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文选·刘琨·扶风歌》:「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近搁置 弃捐
弃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弃捐释义:弃置不用。
- 2.
搁置释义:放下;停止进行:事情重要,不能搁置。
弃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滞释义:⒈长太弃置。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⒉长久积存。《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唐 孔颖达 疏:“以官有畜积,恐其久而腐败,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⒊长久滞留。唐 顾况《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鬱东岑。”《说岳全传》第七九回:“幽魂久滞,忠节应旌。”
- 2.
单毙释义:力尽倒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杨伯峻 注:“单,同殫,尽也。毙,踣也,向前倒也。”宋 司马光《辞知制诰状》:“若使廉让有耻者弃置不收,贪冒苟得者进受华显,不惟亏圣朝风化,亦使微臣受四海之责,将不得单毙其死。”
- 3.
哑钟释义:⒈指因未能调试而弃置的古乐钟。⒉喻指蕴藏的才识。
- 4.
夜夜春宵释义:每晚都做一些快乐的事。指形容对象荒淫无度,或者为了行乐而弃置事业不顾。词性为贬义。
- 5.
委弃泥涂释义:委弃:抛弃;泥涂:泥泞的道路。被抛弃在泥泞的道路上。形容人不受重视,被弃置不用。
- 6.
委远释义:⒈弃置而远离。 ⒉推卸责任,推委避事。
- 7.
弃外释义:谓弃置朝外。外,指京畿以外。
- 8.
弃捐释义:弃置不用。
- 9.
弃置释义:扔在一旁:弃置不顾。弃置不用。
- 10.
徇公忘己释义:徇:同“殉”。指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
- 11.
徇公灭私释义: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
- 12.
撇放释义:弃置,放置。
- 13.
播弃释义:弃置;舍弃。
- 14.
放开释义:⒈弃置一边,舍弃。⒉解除某种束缚。⒊放大;开放。
- 15.
散弃释义:⒈四散弃置;随意弃置。⒉闲散自弃。
- 16.
束弃释义:弃置。
- 17.
沈弃释义:亦作“沉弃”。沉沦弃置。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误掇恶名》:“﹝ 叶京 ﹞及至京师,时已登科,与同年连鑣而行,逢其人於通衢,马上相揖,因之谤议喧然。后颇至沉弃,终太学博士。”宋 孔平仲《续世说·谗险》:“唐 自 昭宗 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振 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朋附者非次奬升,私恶者数日沉弃。”
- 18.
秋风团扇释义:秋风起后,扇子就弃置不用。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 19.
秋风纨扇释义: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 20.
穨弛释义:脱落;弃置。清 朱仕琇《乐闲图序》:“先生年五十一,正古人服官政之年,韜櫝藏器,未竟其施,乃穨弛朝服,黑髮坚齿,与二三野者,磯钓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