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诸凡 诸凡的意思
zhūfán

诸凡

简体诸凡
繁体諸凡
拼音zhū fán
注音ㄓㄨ ㄈ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1) 众,许多。【组词】:诸位。诸君。诸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句】:投诸渤海之尾。(3) 犹“之”。【例句】:“能事诸乎?”。(4) 犹“于”。【例句】:“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例句】:“日居月诸,照临下土”。(6) 姓。

fán,(1) 平常的,不出奇的。【组词】:平凡。凡庸。凡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组词】:凡尘。凡心。(3) 所有的。【例句】: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4) 总共。【例句】:全书凡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组词】: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基本含义

指多种各样的事情或情况。

诸凡的意思

诸凡 [zhū fán]

1. 所有;一切。

诸凡 引证解释

⒈ 所有;一切。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诗:“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 田 荆。”
清 朱之瑜 《中原阳九述略·虏害十条》:“诸凡所为,何惨刻之甚!”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诸凡事物,无不质化。”


诸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堤封释义:⒈堤岸;崖岸。亦以喻人的风操。⒉都凡;通共。详“提封”。⒊隄封:犹都凡、大凡。《汉书·匡衡传》:“初,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隄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颜师古注:“提封,举其封界内之总数。”《后汉书·班固传上》:“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万。”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六》:“《广雅》曰:‘堤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太凡、诸凡也……李善本《文选·西都赋》‘提封万井’,五臣本及《后汉书·班固传》并作‘隄封’,提封为都凡之转,其字又通作堤、隄。”
    • 2.
      庶狱释义: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 3.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4.
      治要释义:⒈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⒉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⒊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⒋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
    • 5.
      道风释义:⒈道德风操。 ⒉谓超凡脱俗的风貌。⒊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诸凡(zhuf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诸凡是什么意思 诸凡读音 怎么读 诸凡,拼音是zhū fán,诸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诸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