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忧 [yīn yōu]
1. 深深的忧虑。
例殷忧必竭诚。——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英[seriously anxious;]
殷忧 引证解释
⒈ 忧伤。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四:“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南朝 宋 谢灵运 《岁暮》诗:“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頽。”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郭沫若 《集外(一)·夕阳时分》:“儿对着那些风光非常欢娱,我的心中却隐隐有殷忧难慰。”
国语词典
殷忧 [yīn yōu]
⒈ 深忧。唐·魏征〈论时政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也作「隐忧」。
引《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三》:「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殷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剗剔释义:删除,剔除。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狱委谈引》:“余窃慨之,殷忧暇日,紬绎简书,採摭异同,参伍今昨,剗剔诬伪,泝遡本真,汇为一编。”
- 2.
叫叫释义:⒈远声。 《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唐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噭”。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⒉喊叫;呼叫。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严复《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⒊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
- 3.
士夫释义:⒈青年男子。《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孔颖达 疏:“年老之妇得其彊壮士夫。”⒉通称男子。金 元好问《聂孝女墓铭》:“以子则孝,以妇则义。以断则勇,以守则智。於今之人,麟凤之瑞。莫靳者名,天曰美器。不於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并志予媿。”⒊士大夫;读书人。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謫於妻子,外蒙讥於士夫。”汪继培 笺:“士夫,谓士大夫。”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至於荷艷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於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
- 4.
奥主释义:⒈国内之主。指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共 有宠子,国有奥主,无施於民,无援於外。”孔颖达 疏:“奥是内之义。”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今者殷忧未已,祸难相寻,宗社无依,奥主宜立。”⒉深沉明睿之主。《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上非奥主,下皆市人。”吕延济 注:“奥,深也。言非深沉知人之主也。”⒊主谋者。《宋书·袁豹传》:“梁 益 人士,咸明王化,虽驱迫一时,本非奥主。”⒋靠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昼 以 卿 为奥主,随驾至 洛 下,携同年数人,醉於
- 5.
排沮释义:排斥抑制。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明 薛蕙《从军行》:“赏格多排沮,谤书仍负累。”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
- 6.
昌历释义:⒈见“昌历”。 ⒉亦作“昌歷”。昌盛的年代。南朝 齐 谢朓《元会曲》:“二仪啟昌歷,三阳应庆期。”《北齐书·阳斐传》:“当今殷忧啟圣,运遭昌历。”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臣诚见陛下具文武之德,有神圣之姿,啟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 7.
杞忧释义:⒈“杞人忧天”的略语。 谓不必要的忧虑。⒉谓殷忧,深忧。
- 8.
殷忧释义:深深的忧虑:内怀殷忧。
- 9.
殷忧启圣释义:“殷忧启圣”的意思是,对人而言,凡事都要作深入思考、反复揣摩,并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则能不断激发人的智慧与潜能,来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名“圣人”。
- 10.
泝溯释义:亦作“泝遡”。 推求,索源。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引》:“余窃慨之,殷忧暇日,紬绎简书,採摭异同,参伍今昨,剗剔诬伪,泝遡本真,滙为一编。”清 周亮工《<袁周合刻稿>序》:“予与 圣衣 同邑里,与 仍叔 为二十年旧交,既能泝溯一原,而两美必合。”
- 11.
潜灵释义:⒈幽魂。《文选·潘岳<寡妇赋>》:“潜灵邈其不反兮,殷忧结而靡诉。”张铣 注:“潜灵,幽潜不復还也。”亦指灵魂归天。南朝 宋 谢惠连《祭古冢文》:“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质几年,潜灵几载。”⒉潜龙。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潜灵俟庆云以腾竦,栖鸿阶劲风以凌虚。”参见“潜龙”。⒊神灵隐居。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五百罗汉潜灵於此,诸有感遇,或得覩见。”⒋指灵怪。宋 周邦彦《汴都赋》:“震委蛇而唬罔象,出鮫人而舞 冯夷,潜灵幽怪,助乐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