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过误 过误的意思
guò

过误

简体过误
繁体過誤
拼音guò wù
注音ㄍㄨㄛˋ 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ò guo guō,(1) 姓。

wù,(1) 错,不正确。【组词】:错误。失误。笔误。误差(chā)。(2) 耽搁。【组词】:耽误。(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组词】:误国。误人子弟。(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组词】:误伤。

基本含义

过去的错误或过失

过误的意思

过误 [guò wù]

1. 过失;差错。

[fault; mistake;]

过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过悮”。

⒉ 过失;错误。

《书·大禹谟》“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孔 传:“过误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犯,虽小必刑。”
《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 子训 ﹞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堕地而死,其父母惊号怨痛,不可忍闻,而 子训 唯谢以过误,终无它説,遂埋藏之。”
《宋史·刑法志三》:“或过悮可悯,别为赎法。”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这也只是拳头无眼,过误打死了人。”
《明史·汤开远传》:“宣大 巡抚 胡良机,陛下知其諳练,两任巖疆,寻因过悮褫革,舆论惜之,岂成命终难反汗哉!”
茅盾 《创造》三:“只要能够认明已往的过误,‘希望’是不骗人的!”

⒊ 谦辞。不当,不适合。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幸得免离茅屋之下,备后宫埽除。蒙过误之宠,居非命所当託。”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况乎谬蒙知己,寧无感激,洪私过误,寘以通班,司宪 文昌,遂谐常伯。”


国语词典

过误 [guò wù]

⒈ 过失。

《书经·梓材》汉·孔安国·传:「察民以过误残败人者,当宽宥之。」


过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戕败释义:毁伤。《书·梓材》:“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孔 传:“察民以过误残败人者当宽宥之。”宋 苏辙《肺病》诗:“少年少戕败,今日存精坚,假年復除害,非人岂非天。”
    • 2.
      罚俸释义:旧时官吏因过误而停发薪俸若干时日的一种处分。 《旧唐书·张荐传》:“﹝ 逢吉 ﹞罢相,裴度 发其事,逢吉 坐罚俸。”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减场解元》:“御製文字,考订不差,洪模 妄肆詆毁,本当重治,姑罚俸三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失察在先,正办在后,顶多不过一个罚俸的处分罢了。”
    • 3.
      补察释义:补过误,察得失。《左传·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杜预 注:“补其愆过,察其得失。”《史记·周本纪》:“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张守节 正义:“言亲戚补王过失,及察是非也。”《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统 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 4.
      蹑寻释义:⒈追究;追查。《汉书·梁孝王刘武传》:“疑有所迫切,过误失言,文吏躡寻,不得转移。”《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四年》:“文吏躡寻。”胡三省 注:“躡寻者,谓躡其失言之后,而寻其内乱之跡也。”明 文徵明《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沉公行状》:“先是,公以入贺万寿节至京,逆 瑾 方用事,恶公不为礼,遣中尉躡寻其过,攟摭无所得。”⒉跟踪寻找。宋 洪迈《夷坚丁志·蔡河秀才》:“两人者元未尝謁宿假,不敢躡寻,遂归。”
    • 5.
      过悮释义:见“过误”。

过误(guo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过误是什么意思 过误读音 怎么读 过误,拼音是guò wù,过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过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