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报警 报警的意思
bàojǐng

报警

简体报警
繁体報警
拼音bào jǐng
注音ㄅㄠˋ ㄐ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jǐng,(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组词】: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ǐng )(警惕醒悟)。(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组词】:警号。警报。警钟。(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组词】:警句。警觉(jué)。机警。(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组词】:警察。警士。

基本含义

报告警察或其他有关部门,以便采取行动。

报警的意思

报警 [bào jǐng]

1. 报告危急情况。

鸣钟报警。

[report (an imminent danger) to the police; give an alarm;]

报警 引证解释

⒈ 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自从受事以来,探卒时时报警,饥军日日呼庚。”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我奉了 文种 大夫之命,在城楼上正装设报警大鼓。”


国语词典

报警 [bào jǐng]

⒈ 遇有灾祸或盗匪等事发生时,通报以示警戒。

⒉ 向治安机关报告事件状况,请求警方立刻派人来处理。

如:「遇有盗贼,应立即报警。」


报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报案释义:把违反法律、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件报告给公安或司法机关。
    • 2.
      示警释义:用某种动作或信号使人注意(危险或紧急情况):鸣锣示警。 以红灯示警。
    • 3.
      警告释义:⒈提醒,使警惕。 ⒉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⒊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
    • 4.
      警示释义:警告;启示:警示后人。予以警示。

报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烽释义:⒈燃点报警烽火。⒉见“举燧”。
    • 2.
      乱烽释义:古时用烽火报警的三种信号之一。
    • 3.
      云火释义:⒈《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 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后因以“云火”指受命之瑞兆。《晋书·职官志》:“而鸟龙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⒉烽火。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六韬·必出》:“已出者,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4.
      亭燧释义: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 5.
      候台释义:即烽火台。古代边境要地为守望报警而筑的高台。
    • 6.
      候长释义:斥候之长。 汉 代边境主管侦察、报警的官员。《居延汉简甲编》第七一四片:“吞远 候长一,主吏七人,卒十八人。”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引 居延汉 简:“候长 觻得 广昌里 公乘 礼忠 年卅。”郭沫若 注:“‘候长’是斥候之长。”
    • 7.
      兵燧释义: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 8.
      军烽释义:军事报警的烽火。
    • 9.
      出警释义:(公安部门)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处理:巡警及时出警,制止了一场械斗。
    • 10.
      刁斗森严释义: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11.
      呼儆释义:谓高呼报警。
    • 12.
      堠鼓释义:古时守望边境时用以报警的鼓。
    • 13.
      墩台释义:报警台。
    • 14.
      墩堡释义:亦作“墪堡”。报警台和堡垒。
    • 15.
      寇烽释义:古时报警烽火之一。
    • 16.
      峰火释义:1、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指战争、战乱。
    • 17.
      惊烽释义:报警的烽火。惊,通“警”。
    • 18.
      惊鼙释义:报警的鼓声。 惊,通“警”。
    • 19.
      报警释义: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发出紧急信号: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
    • 20.
      报警主机释义: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报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烽释义:⒈燃点报警烽火。⒉见“举燧”。
    • 2.
      乱烽释义:古时用烽火报警的三种信号之一。
    • 3.
      云火释义:⒈《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 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后因以“云火”指受命之瑞兆。《晋书·职官志》:“而鸟龙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⒉烽火。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六韬·必出》:“已出者,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4.
      亭燧释义: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 5.
      候台释义:即烽火台。古代边境要地为守望报警而筑的高台。
    • 6.
      候长释义:斥候之长。 汉 代边境主管侦察、报警的官员。《居延汉简甲编》第七一四片:“吞远 候长一,主吏七人,卒十八人。”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引 居延汉 简:“候长 觻得 广昌里 公乘 礼忠 年卅。”郭沫若 注:“‘候长’是斥候之长。”
    • 7.
      兵燧释义: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 8.
      军烽释义:军事报警的烽火。
    • 9.
      出警释义:(公安部门)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处理:巡警及时出警,制止了一场械斗。
    • 10.
      刁斗森严释义: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11.
      呼儆释义:谓高呼报警。
    • 12.
      堠鼓释义:古时守望边境时用以报警的鼓。
    • 13.
      墩台释义:报警台。
    • 14.
      墩堡释义:亦作“墪堡”。报警台和堡垒。
    • 15.
      寇烽释义:古时报警烽火之一。
    • 16.
      峰火释义:1、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指战争、战乱。
    • 17.
      惊烽释义:报警的烽火。惊,通“警”。
    • 18.
      惊鼙释义:报警的鼓声。 惊,通“警”。
    • 19.
      报警释义: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发出紧急信号: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
    • 20.
      报警主机释义: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报警造句

1.许多饭店服务人员必须报警来解客人的无理取闹。

2.小偷入室操戈,屋主负伤报警

3.接到报警之后,警察迅即赶到出事地点。

4.报警的不是值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5.接到报警,消防队员马上整装出发,直奔火场。

6.你好,你现在就叫他们还钱,如果不还钱有没有电话信息或什么证据,他们不还你可以去报警问问取回率有多少。

7.交通民警接到报警,迅速赶到了肇事地点。

8.这是诈骗。因为你填写了个人信息,你要担心的是自己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各种麻烦,有必要的话建议你报警

9.老色鬼,欺负你学生,下次录下来,骗他报警,你未成年的话他惨了,吓一下他也好。

10.可以采取报警的办法处理此事请。

11.网络诈骗即便没有人报警,如果网络警方发现有犯罪活动,也应当主动立案调查,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12.如果你遇到坏人,千万不要惊慌。要立即报警

13.电话姓名地址都知道了而且有记录的话报警没问题的嗯额。

14.也可以报警,一般情况,最多就是对对方进行罚款或几天的治安拘留。

15.没什么可说的,不要怕就可以了,现在是法治社会,你如果受到伤害,马上报警,通知家长。

16.说罚款十八到二十万是吓你的,如果再骚扰你你可以打电话报警

17.其后,女佣发现狗只不翼而飞,于是报警求助。

报警(bao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报警是什么意思 报警读音 怎么读 报警,拼音是bào jǐng,报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报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