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刃 [bīng rèn]
1. 指刀剑戈矛等兵器。
例兵刃相接。
英[weapon; arm;]
兵刃 引证解释
⒈ 兵器。
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劲。”
王先谦 集解:“陵谓厉兵刃也。”
《周书·赵僭王招传》:“又藏兵刃於帷席之间,后院亦伏壮士。”
王统照 《刀柄》:“外面是雪花飞扬的世界,屋中却造着刺砍的兵刃。”
国语词典
兵刃 [bīng rèn]
⒈ 泛称武器。
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厄释义:指死于兵刃。
- 2.
兵弩释义:兵刃和弓弩。 泛指武器。
- 3.
兵死释义:死于兵刃。
- 4.
兵解释义:旧称学道者死于兵刃为“兵解”,意谓借兵刃解脱得道。晋 葛洪《神仙传·郭璞》:“敦(王敦)诛 璞 ……殯后三日,南州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 不信,开棺无尸,璞 得兵解之道。”唐 黄滔《祭先外舅》:“愚輒疑道家有形全、气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义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清 龚自珍《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异》:“天台 据 师子 兵解法絶,各禀攸闻,闕数四人,非摈之也。”
- 5.
削铁如泥释义: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 6.
吹毛立断释义:毛吹到兵刃上立刻断掉。 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 7.
夷氛释义:⒈谓平定叛乱。《陈书·高祖纪上》:“震 部夷氛,稽山 罢祲……歼厥凶徒,罄无遗种。”⒉指外族入侵的战祸。清 陆嵩《赠龚蓝生大令》诗:“昨年 京口 腾夷氛,兵刃未接军先奔。”
- 8.
弓腰姬释义:孙尚香自幼酷爱武术,随身的侍女们总是一身戎装携带兵刃,自己也是总将弓箭挂在腰间,因此人称“弓腰姬”。
- 9.
戈刃释义:犹兵刃。
- 10.
投兵释义:⒈向人投掷兵刃。 谓诛杀。《后汉书·张奂传论》:“自 鄛乡 之封,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閒,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愿投兵於其族。”⒉放下武器。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愚戇自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也。”
- 11.
持刺释义:⒈手持兵刃刺杀。⒉执持名帖。
- 12.
持满释义:⒈犹持盈。 《荀子·宥坐》:“子路 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 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於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沁水》:“五行险固,德能覆也,内贡迴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也,君子以为能持满。”⒉拉满弓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满。”唐 刘禹锡《泽宫》诗序:“密彀持满,遡风蜚缴者数矣。”《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寨中惧,人持满以待。”⒊谓持酒满杯。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二》:
- 13.
接刃释义:⒈兵刃相接触。谓交战。⒉插刃。
- 14.
推锋释义:摧挫敌人的兵刃。推,通“摧”。谓冲锋。泛指用兵、进兵。
- 15.
摽牌释义:即标牌。 用以防御兵刃矢石的战具。摽,通“标”。
- 16.
攒刃释义:⒈众多的或聚集在一起的兵刃。⒉引申指危急之境。
- 17.
沮恐释义:⒈恐吓。《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唐 孔颖达 疏:“谓他人劫胁以军众,沮恐之以兵刃也。”⒉气馁而惶恐。《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殷 桓 之下,专恃 王恭,恭 既破灭,西军沮恐。”胡三省 注:“沮恐,言气沮而心恐也。”
- 18.
火牛释义:⒈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 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燕 军夜大惊。”宋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⒉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 19.
炼锻释义:⒈冶炼锻造。《魏书·食货志》:“其铸铁为农器、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常鍊锻为刀,送於武库。”参见“锻鍊”。⒉枉法陷人于罪。
- 20.
臂缚释义:古代战士缚在两臂上以御兵刃的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