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怀柔 怀柔的意思
huáiróu

怀柔

简体怀柔
繁体懷柔
拼音huái róu
注音ㄏㄨㄞˊ ㄖ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怀

huái,(1) 思念,想念。【组词】:怀念。怀旧。怀乡。怀古。缅怀。(2) 包藏。【组词】:怀胎。心怀鬼胎。胸怀壮志。怀瑾握瑜。怀才不遇。(3) 胸前。【组词】:怀抱。抱在怀里。(4) 心意。【组词】:心怀。胸怀。正中(zhòng )下怀。耿耿于怀。(5) 安抚。【组词】:怀柔。(6) 归向,使降顺:“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róu,(1) 植物初生而嫩。【例句】:柔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2) 软,不硬。【组词】:柔软。柔韧。柔嫩。柔滑。(3) 软弱,与“刚”相对。【组词】:柔懦。柔弱。刚柔相济。(4) 温和。【组词】:柔顺。柔和。柔曼(柔和妩媚)。柔情。

基本含义

用温柔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达到安抚、调和的效果。

怀柔的意思

怀柔 [huái róu]

1. 用政治上笼络的手段使之归附。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怀柔百越。——《三国志·吴主传》

[conciliate; appease;]

怀柔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祭祀山川,招来神祇,使各安其位。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怀,来;柔,安。”
郑玄 笺:“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
《汉书·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
颜师古 注:“怀,来也;柔,安也。言招来百神而安处之。”
宋 苏轼 《凤翔太白山祈雨文》:“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
清 冯桂芬 《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圣 清 承天右序,怀柔百神,祀事咸秩。”

⒉ 后因以称笼络安抚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等为“怀柔”。

语本《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以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汉 贾谊 《新书·无蓄》:“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宣导休风,怀柔 百越。”
宋 叶适 《外论一》:“汉 起匹夫,亲搏天下,不数年而据 秦 之故地,此其为仁义道德,足以怀柔其民者何在?”
清 林则徐 《会谕澳门同知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该夷等宜如何感恩,如何守法,方不负大皇帝怀柔远人之意。”
周恩来 《“七七”四年》:“敌人怀柔我们,我们誓死不做顺民。”


国语词典

怀柔 [huái róu]

⒈ 以温和的手段使远方的人来归附。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威压


怀柔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威压释义:威逼压迫。
    • 2.
      镇压释义:⒈统治阶级用政权的暴力手段压制。⒉旧特指处决(反革命分子)。⒊为使种子或植株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

怀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饵释义:《汉书·贾谊传赞》:“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係单于,其术因以疏矣。”颜师古 注:“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於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原为 贾谊 提出的怀柔、软化 匈奴 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 2.
      保明释义:⒈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能以此道尊安其身。”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⒉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宋 岳飞《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
    • 3.
      关榷释义:⒈设关卡征税。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君至,则一省关榷,令货趋集,便卒需。”清 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内府诸郎领关榷,明珠带履翠为衣。”⒉指海关。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五曰商务,论 法国 商政之因革与关榷之税制。”
    • 4.
      前禽释义:在前面逃逸的禽兽。 古时以不逐前禽喻统治者的怀柔政策。
    • 5.
      外服释义: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谓五服、九服之地。后指京都以外的地区及边远蛮荒之地。与内服相对。《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孔 传:“於在外国侯服、甸服、男服、卫服、国伯诸侯之长。”宋 苏轼《乞留刘攽状》:“如 攽 成材,反在外服,此有志之士所宜为朝廷惜也。”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疏》:“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
    • 6.
      威怀释义:⒈威服和怀柔。谓威德并用。《后汉书·荀彧传》:“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晋 潘岳《关中诗》:“岳牧虑殊,威怀理二。”唐 柳宗元《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是宜慰荐喣諭,纳为腹心,然后威怀之道备。”⒉畏服。《左传·襄公四年》:“戎狄 事 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
    • 7.
      宾柔释义:谓怀柔而使臣服。
    • 8.
      怀强释义:怀柔强者。
    • 9.
      怀心释义:⒈居心,思想上。⒉犹归心。⒊怀柔之心。
    • 10.
      怀敌附远释义:怀:来,使亲近。 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 11.
      怀敌释义:怀柔敌方。
    • 12.
      怀柔天下释义: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 13.
      怀服释义:⒈亦作“怀伏”。内心顺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不困,怀服如归。”《魏书·序纪·思帝》:“政崇宽简,百姓怀服。”⒉怀柔之使顺服。《汉书·息夫躬传》:“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 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蛮骤胜方骄,未易怀服,宜须秋冬进兵。”
    • 14.
      怀纳释义:怀柔招纳。
    • 15.
      怀荒释义:怀柔边远之民。
    • 16.
      怀集释义:怀柔安集。《汉书·郑吉传》:“吉 於是中 西域 而立莫府,治 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昔 安封侯 竇融 怀集 羌 胡,开其欢心,子孙於今乐闻。”《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二年》:“高凉 太守 冯寳 卒,海隅扰乱。寳 妻 洗氏 怀集部落,数州晏然。”
    • 17.
      恩威并济释义:威:以法自治或以武力威协。奖赏和刑罚一起使用。指统治者同时采用高压和怀柔手段。,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 18.
      扞御释义:防御;抵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 周。召穆公 亦云。”汉 蔡邕《黄钺铭》:“始受旄鉞金鼓之任,扞御三垂。”《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李嗣昭 与 李嗣源 夜入 汴 军,斩将搴旗,敌人扞御不暇,自相惊扰。”明 宋濂《故朝列大夫苏公墓志铭》:“煦嫗扞御一以恩,设心不让 汉 吏循。”
    • 19.
      抚怀释义:安抚怀柔。
    • 20.
      招怀释义:招抚,怀柔。

怀柔(huair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怀柔是什么意思 怀柔读音 怎么读 怀柔,拼音是huái róu,怀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怀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