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论宗 三论宗的意思
sānlùnzōng

三论宗

简体三论宗
繁体三論宗
拼音sān lùn zōng
注音ㄙㄢ ㄌㄨㄣˋ ㄗㄨㄥ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zōng,(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组词】:祖宗。宗庙。宗祠。(2) 家族。【例句】: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3) 派别。【组词】: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组词】:宗旨。开宗明义。(5) 尊奉。【组词】:宗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组词】:宗师。(7) 量词,指件或批。【组词】:一宗心事。(8)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一派在某一问题上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论宗的意思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1. 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三论宗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佛教宗派。崇尚 印度 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后秦 鸠摩罗什 译出“三论”后,师徒相传。至 隋 代 吉藏 集为大成,蔚为大宗。该宗自称大乘菩萨藏,在教义上提倡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之说。后传入 朝鲜、日本。参阅《中国佛教·三论宗》。


国语词典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⒈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三论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论释义:⒈指所论三事。⒉《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⒊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 2.
      八宗释义:⒈佛教用语。 指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个在中国弘传的佛教宗派。⒉在日本弘传的俱舍宗、成实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八个宗派。
    • 3.
      四论宗释义:佛教宗派名。 指崇奉“四论”的一派。参见“四论”、“三论宗”。
    • 4.
      学教成迷释义:三论宗形容修学佛所说之教法而产生谬解之情形。
    • 5.
      真说释义:佛典谓佛有二种说法,一为真说,一为俗说。 如说无常等、蕴处界等、念住等,属真说。见 锡兰 所传《论事·大品》第一章。参阅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
    • 6.
      空宗释义:佛教语。谓以性空之理破斥妄相的宗派。包括大乘的三论宗和小乘的成实宗。与相宗或者性宗相对而言。
    • 7.
      龙树释义:⒈印度 古代高僧。 释迦 灭后七百年出世于 南天竺,为 马鸣菩萨 弟子 迦毘摩罗尊者 之弟子。著作甚富,为三论宗、真言宗等之祖。其母于树下生之,因字 阿周陀那(树名),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 龙树。《文选·王屮<头陀寺碑>》:“马鸣 幽讚,龙树 虚求。”李善 注:“《摩訶摩耶经》曰:有一比丘,名曰 龙树,善説法要。”五代 齐己《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谩求 龙树 能医眼,休问 图澄 学洗肠。”清 曹寅《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龙树 身多幻,鸯摩 鬢早斑。”⒉梧桐树。元 马祖常
三论宗是什么意思 三论宗读音 怎么读 三论宗,拼音是sān lùn zōng,三论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论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