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恶乎 恶乎的意思

恶乎

简体恶乎
繁体惡乎
拼音wū hū
注音ㄜˋ ㄏㄨ
结构AB式
词性代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 wù ě wū,(1) 不好。【组词】: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2) 凶狠。【组词】:恶霸。恶棍。险恶。凶恶。(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组词】:恶贯满盈。 ◎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组词】:可恶。厌恶。好(hào)恶。(1)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2) (噁)(1)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hū,(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组词】: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组词】:巍巍乎。郁郁乎。(5) 古同“呼”,呜呼。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恶劣,行为凶恶。

恶乎的意思

恶乎 [wū hū]

1. 亦作“恶呼”。疑问代词。犹言何所。

3. 叹词。呜呼。

恶乎 引证解释

⒈ 疑问代词。犹言何所。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鲁侯 之美恶乎至?”
何休 注:“恶乎至,犹何所至。”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
赵岐 注:“问天下安所定,言谁能定之?”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梁、齐、楚、赵 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明 刘基 《郁离子·瞽瞶》:“日与天同其久者也,恶乎亡?”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四:“由 庄 十二年《公羊传》注及《孟子》注推之,则‘恶乎用吾情’,即‘何所用吾情’;‘恶乎淫’,即‘何所淫’。盖‘恶’本训‘何’,‘恶乎’,犹言何所,不必训为‘於何’也。”

⒉ 叹词。呜呼。

《韩诗外传》卷二:“次及 晏子,捧杯血,仰天叹曰:恶乎! 崔子 将为无道而杀其君。”


恶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仕贫释义:谓因贫穷而入仕求禄。语本《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宋 张载《正蒙·三十》:“仲尼 少也国人不知,委吏、乘田得而食之矣;及德备道尊,至是邦必闻其政,虽欲仕贫,无从以得之。”
    • 2.
      则微释义:犹言地位卑微。则,通“侧”。《公羊传·定公八年》:“季氏 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
    • 3.
      大炉释义:《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 4.
      大病释义:⒈死的婉辞。《庄子·徐无鬼》:“仲父 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於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陆德明 释文:“大病,谓死也。”《礼记·檀弓上》:“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陈澔 集说:“大病,死也,讳之之辞。”⒉重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且卫尉年尊,两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讳,使臣常抱刻骨之恨。”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三:“‘哎!’老韩 应了一声,声音就象是大病当中的呻吟。”
    • 5.
      大鑪释义:亦作“大炉”。《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唐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大鑪覆载之间,占风纳賮。”唐 杜甫《遣怀》诗:“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炉,一本作“罏”。
    • 6.
      弱丧释义:谓少而失其故居。 《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郭象 注:“少而失其故居,名为弱丧。夫弱丧者,遂安於所在而不知归於故乡也。”成玄英 疏:“弱者弱龄,丧之言失。谓少年遭乱,丧失桑梓,遂安他土而不知归。”南朝 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南史·隐逸传上·顾欢》:“悖礼犯顺,曾莫之觉;弱丧忘归,孰识其旧。”
    • 7.
      恶乎释义:疑问代词。犹言何所。《公羊传·庄公十二年》:“鲁侯 之美恶乎至?”何休 注:“恶乎至,犹何所至。”《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赵岐 注:“问天下安所定,言谁能定之?”《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梁、齐、楚、赵 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三川震》:“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明 刘基《郁离子·瞽瞶》:“日与天同其久者也,恶乎亡?”清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四:“由 庄 十二年《公羊传》注及《孟子》注推之,则‘恶乎用吾情’,即‘何所用吾情’;‘恶乎淫’,即‘何所
    • 8.
      恶虖释义:见“恶乎”。
    • 9.
      抱关击柝释义:指守关巡夜的人。也泛指地位低微的小吏。《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抱关:守关。击柝(tuò):击木梆巡夜打更。
    • 10.
      有无释义:⒈亦作“有亡”。 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汉 扬雄《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唐 贾岛《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⒉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孔颖达 疏
    • 11.
      末臣释义:地位低贱之臣。 多用作自谦之词。汉 蔡邕《胡公碑》:“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仰慕羣贤,恶乎不及。”《左传·襄公十八年》“曾臣 彪 将帅诸侯以讨焉”晋 杜预 注:“曾臣,犹末臣。”《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序》:“乃詔陪侍,奉述中旨,末臣庸蔽,敢同献赋。”吕延济 注:“末臣,延之 自谦也。”
    • 12.
      正坐释义: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宋 曾巩《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 13.
      正阳释义:⒈指日中之气。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⒉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汉 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 杜预 注:“正月,夏 之四月,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 庾信《徵调
    • 14.
      瓦甓释义:泛称砖瓦。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 问於 庄子 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 曰:‘无所不在。’东郭子 曰:‘期而后可。’庄子 曰:‘在螻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 不应。”《宋史·李允则传》:“始教民陶瓦甓,标里閈,置廊市、邸舍、水磑。”清 刘大櫆《焚书辨》:“彼鬻而有之者,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
    • 15.
      舛譌释义:错误;错乱。明 宋濂《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当 西汉 末,符命盛行,俗儒增益,舛譌日繁。”清 王拯《王刚节公家传跋尾》:“两家子弟,岂心有恶乎是,而故为舛譌者歟。”
    • 16.
      辟嫌释义:犹避讳。指有所顾忌而不直言。《公羊传·桓公十二年》:“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 郑 人战也。”
    • 17.
      造化炉释义:喻天地。语本《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宋 范仲淹《游庐山作》诗:“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鑪。”
    • 18.
      造化鑪释义:喻天地。 语本《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宋 范仲淹《游庐山作》诗:“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鑪。”

恶乎(e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恶乎是什么意思 恶乎读音 怎么读 恶乎,拼音是wū hū,恶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恶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