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意思
zǒuláng

河西走廊

简体河西走廊
繁体
拼音hé xī zǒu láng
注音ㄏㄜˊ ㄒㄧ ㄗㄡˇ ㄌㄤ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1) 水道的通称。【组词】: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河套。河防。(3) 指“银河系”。【组词】:天河。河汉。

西

xī,(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组词】: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组词】:西学。西画。西餐。西医。(3) 姓。

zǒu,(1) 行。【组词】:走路。走步。(2) 往来。【组词】:走亲戚。(3) 移动。【例句】: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4) 往来运送。【组词】:走信。走私。(5) 离去。【组词】:走开。刚走。出走。(6) 经过。【组词】:走账。走内线。走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例句】:走气(漏气)。(8) 失去原样。【组词】:走形。走样。(9) 古代指奔跑。【组词】:走马。不胫而走。(10) 仆人,“我”的谦辞。【例句】: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láng,(1) 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组词】:廊子。前廊后厦。(2) 庑下,殿下外屋。【例句】:廊庑(堂前廊屋)。(3) 有顶的过道。【组词】:长廊。走廊。画廊。游廊。

基本含义

河西走廊指的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狭长地带,位于黄河以西,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通过河西走廊来到中原地区,比喻通过某种方式达到目的地。

河西走廊的意思

河西走廊 [hé xī zǒu láng]

1. 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海拔约1000—1500米,南为高峰的祁连山,北部为相对高差不大的北山,长1000公里,宽从几公里到100公里,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成为中国西北重要农牧业地区,并且自古为沟通西域要道,丝绸之路也过这里。

[Gansu Corridor;]

河西走廊 引证解释

⒈ 在 甘肃省 西北部 祁连山 以北、 合黎山 和 龙首山 以南、 乌鞘岭 以西。因在 黄河 之西,故名。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约一百至二百公里。自古是通往 新疆 及 中亚、西亚 的要道。

闻捷 《小香》诗:“从 三门峡 迁移来的 小香,如今是这样的深爱 河西走廊。”
华山 《大戈壁之夜》:“刚进 河西走廊 的时候,绿洲这样丰润,青葱,映着 祁连山 的连峰积雪。”


国语词典

河西走廊 [hé xī zǒu láng]

⒈ 地名。为一东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即古时的丝道。位在甘肃省西北,祁连山的北边,合黎山与龙首山的南方。因位于黄河西边,故称为「河西走廊」。区内靠河水、雪水灌溉的绿州是人口集中地。也是现今通往新疆、中亚、欧洲的要道。


河西走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姑臧释义:姑臧(zāng)也称“盖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今河西走廊武威,又名雍凉、武威郡、凉州、西凉、雍州、侠都、凉都、雍都、陇右、不夜城,是少数民族用语。
    • 2.
      河西释义: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把黄河南段之西今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处。 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
    • 3.
      河西四郡释义: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个郡。
    • 4.
      牵引释义:(机器或牲畜)拉(车辆、农具等):机车牵引车厢前进。在甘肃河西走廊,可以见到骆驼牵引的大车。
    • 5.
      祁连山释义:也叫南山。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西北—东南走向,一般海拔4,000米左右。高峰有天梯山(6 400米)、祁连山(5 547米)。
    • 6.
      走廊释义:⒈屋檐下高出平地的走道,或房屋之间有顶的走道。 ⒉比喻连接两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什么意思 河西走廊读音 怎么读 河西走廊,拼音是hé xī zǒu láng,河西走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河西走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