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赋 [zhòng fù]
1. 苛重的赋税。
3. 加重征收赋税。
重赋 引证解释
⒈ 苛重的赋税。
引《汉书·万石传》:“惟吏多私,徵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
颜师古 注:“朝廷特为流人设法,又禁吏之重赋也。”
《汉书·谷永传》:“峻刑重赋,百姓愁怨。”
⒉ 加重征收赋税。
引《后汉书·翟酺传》:“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
重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廨本钱释义: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2.
六用释义:佛教语。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功能。宋 苏轼《明日南禅和诗不到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一:“自从一生二,巧歷莫能衍。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宋 范成大《习闲》诗:“习閒成懒懒成痴,六用都藏缩似龟。”清 姚鼐《答朱石君中丞次韵》:“衰年薝卜甫闻香,那得全将六用藏。”
- 3.
六筦释义:西汉 末年 王莽 为增加税收所实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即酒、盐、铁专卖,铸钱和收山泽税。见《汉书·王莽传中》。亦作“六管”。《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设为六管,增重赋敛。”
- 4.
口钱释义:古代的一种人口税。 汉 代指口赋钱。《汉书·贡禹传》:“禹 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 武帝 征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如淳 所引《汉仪注》,乃 元帝 以后之制也。”《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以穀过贱,听人以米当口钱,优评斛一百。”《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假孝廉,做官员;真孝廉,出口钱。”参见“口赋”。
- 5.
和买释义:⒈犹和市。《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
- 6.
彫伤释义:⒈凋敝,匮乏。《后汉书·翟酺传》:“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彫伤,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⒉凋丧,丧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帝好文学”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魏书》:“帝初在东宫,疫癘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
- 7.
残税释义:没有交清的赋税。唐 白居易《重赋》诗:“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宋 刘宰《鸦去鹊来篇》:“残税自昔称难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 8.
虿尾释义:⒈虿的尾部。 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 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己为蠆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杜预 注:“谓 子产 重赋,毒害百姓。”唐 杜牧《昔事文皇帝》诗:“曾经触蠆尾,犹得凴熊轩。”⒉借指蝎子。清 曹寅《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昼出。”⒊即虿发。宋 苏轼《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参见“蠆髮”。⒋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龙管润霜,游兹蠆尾。”清 陈维崧
- 9.
説有释义:三国 魏 正始 中,何晏、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以为非,著《崇有论》以讥之。见《晋书·裴頠传》、《王衍传》。后用为讨论万物本原之典。宋 苏轼《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二:“説有陋 裴頠,谈无笑 王衍。”
- 10.
赋算释义:按人丁计算的赋税。《汉书·贡禹传》:“禹 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 武帝 征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穑;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王利器 集解:“卢文弨 曰:‘《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如淳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 11.
雕伤释义:⒈凋伤,死亡。⒉彫傷:凋敝,匮乏。《后汉书·翟酺传》:“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彫伤,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⒊凋丧,丧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帝好文学”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帝初在东宫,疫癘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
- 12.
雠敛释义:重赋。
- 13.
霰雪释义:⒈雪珠和雪花。 《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唐 白居易《秦中吟·重赋》:“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宋 王谠《唐语林·栖逸》:“方冬,与羣从子姪,同登眺 嵩 洛,既而霰雪微下。”应修人《雪夜》:“年来我胸里像胸外,定也在霰雪横飞。”⒉借指霰雪落地声。宋 张元干《夜游宫》词:“拥红炉,洒牕间,闻霰雪。”
- 14.
鹰扬宴释义:科举制度中,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文官重赋《鹿鸣》,重宴琼林者,屡见记载。武科虽亦有重赴鹰扬宴之典,而见之例案者,仅 嘉庆 十五年 陕西 巡抚奏 朝邑 武举 藺廷荐,係 乾隆 庚午中式,现在重遇庚午科,奏乞恩施。奉旨赏千总衔,重赴鹰扬筵宴。”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