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抚军 抚军的意思
jūn

抚军

简体抚军
繁体撫軍
拼音fǔ jūn
注音ㄈㄨˇ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ǔ,(1) 慰问。【例句】: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2) 扶持,保护。【组词】:抚养成人。(3) 轻轻地按着。【组词】:抚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4) 同“拊”。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统领军队,抚慰士兵的将领。

抚军的意思

抚军 [fǔ jūn]

1. 谓太子从君出征。

2. 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4. 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抚军 引证解释

⒈ 谓太子从君出征。

《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

⒉ 官名。将军称号。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 幽都,济厥涂炭。”

⒊ 官名。 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 宜兴、乌程、巴县 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阳 《女盗侠传》:“朱 某 江苏 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 山东,奉抚军委,解餉入都。”


国语词典

抚军 [fǔ jūn]

⒈ 抚慰军士。

《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

⒉ 旧时对巡抚的别称。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


抚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镇抚释义:六朝 时对中军、镇军、抚军将军的合称。
    • 2.
      主鬯释义:⒈主掌宗庙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孔颖达疏:“震卦施之於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於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 3.
      北京释义:⒈指 建康。即今 南京市。南朝 宋 都 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⒉指 京口。在今 江苏 镇江市。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⒊指 平城。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
    • 4.
      含蓼问疾释义: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 5.
      宣抚释义: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宣和遗事》后集:“徽宗 詔 童贯 復行宣抚 云中 等路。”《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吴玉章《辛亥革命》:“而 清 朝政府也吓得手忙脚乱,刚调用 岑春煊 入 川 宣抚,又下令 端方 派兵镇压。”
    • 6.
      岑春煊释义:(1861-1933)广西西林人。 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
    • 7.
      征进释义:进军征伐。《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大军每年征进,行者有暴露之苦,居者负输挽之劳。”《三国演义》第二八回:“於是遂起军往 汝南 驻札,招军买马,徐图征进。”张篁溪《记自立会》:“派将固守,再筹征进。”
    • 8.
      抚军释义:⒈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宋 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⒉官名。将军称号。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 卢谌《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 幽都,济厥涂炭。”⒊官名。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 宜
    • 9.
      监抚释义:⒈监察安抚。⒉指监国、抚军,为太子的职责。
    • 10.
      祝由科释义:相传古时治病有十三科,“祝由科”乃其中之一科。清 袁枚《新齐谐·治妖易治人难》:“汉阳 令 刘 某,性方鯁,治祝由科邪教过严,有奸民上控抚军,抚军戒飭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祝由科代人治病,不用吃药,只画两道符就好了。”参见“祝由”。
    • 11.
      讨破释义:攻破,击败。《后汉书·章帝纪》:“ 荆 豫 诸郡兵讨破 武陵 、 漊中 叛 蛮 。”《晋书·刘牢之传》:“ 恭 使 牢之 讨破 王廞 ,以 牢之 领 晋陵 太守。”《魏书·太祖纪》:“夏四月,前 清河 太守 傅世 聚党千餘家,自号抚军将军。五月癸亥,征虏将军 庾岳 讨破之。”
    • 12.
      起遣释义:遣送;打发。《元典章·户部四·官民婚》:“今后在 广 仕宦官员,若有身故,抛下老小,听从本处官司,依例起遣还家。”《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其临阵而亡、被病而死者,尤当哀悯,例应存恤一年者存恤二年,应存恤半年者存恤一年,贫难单弱不能起遣者从枢密院定夺优恤。”《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至 台 久之,人莫敢以居屋借赁者,暂馆僧舍。而郡守以十月之法,每令厢巡起遣,十日輒移一寺。”
    • 13.
      选牒释义:⒈推荐官吏的公文。《宋书·王景文传》:“去五月中,吾病始差,未堪劳役,使卿等看选牒,署竟,请敕施行。”《南史·王繢传》:“齐武帝 为抚军,吏部尚书 张岱 选 繢 为长史,呈选牒,高帝 笑曰:‘此可谓素望。’”⒉委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 湖州,差职员追摄。既而帝批令御史臺,选牒朝臣一员乘驛马追摄。”
    • 14.
      郭公砖释义:亦作“郭公塼”。 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明 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古琴论·琴卓》:“﹝琴﹞卓面用郭公砖最佳……尝见郭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 河南 郑州 泥水中者絶佳。多有伪作者,要当辩之。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餘,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余乡多郭公塼,体製不一,以长而大者为贵。江 南人爱之,以为琴几。滎泽、滎阳 尤多。郭公 不知何时人。闻 嘉靖 元年,会城 抚军命 亓 百户修月堤,偶发一古塚,塼上有朱书……家大人语小

抚军(fu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抚军是什么意思 抚军读音 怎么读 抚军,拼音是fǔ jūn,抚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抚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