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听取 听取的意思
tīng

听取

简体听取
繁体聽取
拼音tīng qǔ
注音ㄊ一ㄥ ㄑ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仔细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听取的意思

听取 [tīng qǔ]

1. 接受;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听取汇报。

[listen to; hear;]

听取 引证解释

⒈ 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敦煌曲子词·何满子》:“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对,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冯雪峰 《雪峰寓言·猩猩和野兽们》:“他于是大声吼叫着,要召集一切野兽都来到他的面前,听取他的命令。”

如:大会听取了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国语词典

听取 [tīng qǔ]

⒈ 听闻采纳。

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听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倾听释义: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倾听群众的意见。
    • 2.
      听从释义:依照别人的意思行动:听从指挥。听从劝告。
    • 3.
      接受释义:⒈收取(给予的东西):接受礼品。接受捐款。⒉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接受任务。接受考验。接受教训。虚心接受批评。
    • 4.
      聆听释义:听:凝神聆听。聆听教诲。

听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屏蔽释义:⒈像屏风似的遮挡着:屏蔽一方。⒉屏障:东海岛是雷州湾的屏蔽。⒊在无线电技术中,常用金属网或金属盒等导体与地线相连,把电子设备、泄漏源等包围封闭起来,以避免外来电磁波干扰或内部产生的高频信号辐射,这种方法叫屏蔽。

听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2.
      下听释义:听取下面的意见。
    • 3.
      下头释义:⒈位置较低的地方:山下头有个村庄。⒉指下级:领导要耐心听取下头的意见。
    • 4.
      不入耳释义:犹言不中听;不堪听取。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左右之人,见 陵 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 5.
      两听释义:同时听取两件事。
    • 6.
      争其必然释义:是指我有必然之理才可以去坚持,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争论坚持的唯有真理。不要去强辩,不要无理争三分。为人应堂堂正正,有理则维护,无理则承认,虚心听取道理。
    • 7.
      五人小组释义: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8月21日消息,辽宁省委召开“五人小组”会议,称应中央对省委的要求,建立省委“五人小组”听取巡视工作汇报制度。南都记者梳理全国31省区市有关“五人小组”公开消息,截至2014年8月已有14个省区市建立起这一工作机制,并且有多个省区市也都称“落实中央精神”。
    • 8.
      从善如刘释义: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 9.
      以人废言释义: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
    • 10.
      倾听释义: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倾听群众的意见。
    • 11.
      倾心聆听释义:指摒弃杂念,抛去已存在的观点,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听取别人的心声。
    • 12.
      先入为主释义: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汉书·息夫躬传》:“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13.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14.
      公听并观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15.
      兼听释义:听取双方或多方面的意见:兼听则明。
    • 16.
      兼听则明释义: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1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释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18.
      内视反听释义: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 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 19.
      凡要释义:⒈簿书的纲要;总目。《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汉 郑玄 注:“书契,谓出予受入之凡要。”《汉书·严助传》“愿奉三年计最”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最,凡要也。”《新唐书·岑文本传》:“踰年为令,从伐 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⒉泛指事物的总要。《淮南子·说山训》:“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 20.
      前膝释义:《史记·商君列传》:“卫鞅 復见 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厀,同“膝”。后以“前膝”为倾心听取意见之典。

听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2.
      下听释义:听取下面的意见。
    • 3.
      下头释义:⒈位置较低的地方:山下头有个村庄。⒉指下级:领导要耐心听取下头的意见。
    • 4.
      不入耳释义:犹言不中听;不堪听取。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左右之人,见 陵 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 5.
      两听释义:同时听取两件事。
    • 6.
      争其必然释义:是指我有必然之理才可以去坚持,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争论坚持的唯有真理。不要去强辩,不要无理争三分。为人应堂堂正正,有理则维护,无理则承认,虚心听取道理。
    • 7.
      五人小组释义: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8月21日消息,辽宁省委召开“五人小组”会议,称应中央对省委的要求,建立省委“五人小组”听取巡视工作汇报制度。南都记者梳理全国31省区市有关“五人小组”公开消息,截至2014年8月已有14个省区市建立起这一工作机制,并且有多个省区市也都称“落实中央精神”。
    • 8.
      从善如刘释义: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 9.
      以人废言释义: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
    • 10.
      倾听释义: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倾听群众的意见。
    • 11.
      倾心聆听释义:指摒弃杂念,抛去已存在的观点,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听取别人的心声。
    • 12.
      先入为主释义: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汉书·息夫躬传》:“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13.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14.
      公听并观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15.
      兼听释义:听取双方或多方面的意见:兼听则明。
    • 16.
      兼听则明释义: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1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释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18.
      内视反听释义: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 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 19.
      凡要释义:⒈簿书的纲要;总目。《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汉 郑玄 注:“书契,谓出予受入之凡要。”《汉书·严助传》“愿奉三年计最”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最,凡要也。”《新唐书·岑文本传》:“踰年为令,从伐 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⒉泛指事物的总要。《淮南子·说山训》:“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 20.
      前膝释义:《史记·商君列传》:“卫鞅 復见 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厀,同“膝”。后以“前膝”为倾心听取意见之典。

听取造句

1.他忍着肚子痛,依然神情自若地听取基层同志的工作汇报。

2.处理同志之间的争执,不能单凭一面之词,要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

3.当干部的要不耻下问,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应当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5.他总是固执己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6.他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敢于引火烧身。

7.听取组员的意见,再经过深思熟虑,终于作出了决定。

8.谁有功,谁有过,群众知道得最清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明。

9.而英国人只是在隔岸观火,听取灾情的报导。

10.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班干部们集思广益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11.老师不但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而且一一做了记录。

12.犯了错误先做自我检查,再听取大家的批评。

13.幸福就是“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的那种可爱。幸福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幸福就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那种温馨。

14.老师遇事总能听取大家的意见,一点儿也不固执。

15.市长亲自接待来访的市民,听取群众的意见。

16.爸爸性格虽然倔强,但他还是能听取正确意见的。

17.人民法院为提高司法水平,虚心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有益建议。

18.别人的意见,哪怕不完全正确,我们也应该认真听取

19.老师正在听取班干部的汇报。

20.干部应当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

听取(ting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听取是什么意思 听取读音 怎么读 听取,拼音是tīng qǔ,听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听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