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耳朵 耳朵的意思
ěrduo

耳朵

简体耳朵
繁体
拼音ěr duo
注音ㄦˇ ㄉ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duǒ,(1) 植物的花或苞。【组词】:花朵。朵儿。(2) 量词,指花或成团的东西。【组词】:三朵花。(3) 动。【例句】:朵颐(指动腮颊嚼东西吃的样子)。(4) 姓。

基本含义

耳朵是人们用来听声音的器官,这个成语比喻对声音的敏感和注意力。

耳朵的意思

耳朵 [ěr duo]

1. 人和哺乳动物的听觉与平衡器官。

[ear;]

耳朵 引证解释

⒈ 听觉和平衡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也用以指听觉。

五代 徐仲雅 《闲居》残句:“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鬚。”
《前汉书平话》卷中:“太后令宫人揪住耳朵,将药酒灌之,即死。”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著耳朵儿听,躡著脚步儿行。”
《红楼梦》第三十回:“寳玉 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朵上的坠子一摘。”
沙汀 《涓埃集·闯关》:“用他那经过十年战争训练的耳朵测量了一下远近。”

⒉ 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

《水浒传》第八回:“董超 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 林冲 穿。”

⒊ 借指探听消息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三:“我总疑心他是 钱葆生 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巴金 《爝火集·等着,盼着》:“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仿佛四处都有耳朵,四面都是眼睛,我多说一句话就会给朋友带来麻烦。”


国语词典

耳朵 [ěr duo]

⒈ 人与动物的耳,俗称为「耳朵」。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玉圃听在耳朵里,忙叫长随去问那走堂的。」
《老残游记·第一四回》:「耳朵里不住的听了说:『这水可真了不得!』」


耳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天柱释义:⒈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⒉比喻负重任者。田汉《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 2.
      耳巴释义:⒈〈方〉。⒉耳刮子。⒊帽耳;耳扇。

耳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塞上聋释义: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 2.
      不痴不聋释义:人不傻,耳朵也不聋。 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3.
      交头接耳释义: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 4.
      亲耳释义:用自己耳朵听见。
    • 5.
      仙气释义:⒈超脱尘俗的风度气质。郭沫若《高渐离》第二幕:“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⒉神话中仙人口中吹出的具有法力的气。曹禺《原野》序幕:“他回头望望自己背后,把痛处揉二次,立起来,仿佛是哄小孩,吹一口仙气,轻轻把自己屁股打一下,‘好了,不痛了,去吧!’他唏唏地似乎得到安慰。”
    • 6.
      以耳代目释义: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7.
      伏罂而听释义: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 8.
      伏首帖耳释义:伏:俯伏;帖:帖伏,顺从。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9.
      侧耳细听释义:侧着耳朵仔细倾听。
    • 10.
      侧耳聆听释义:偏着头,转过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 11.
      侧耳释义:侧转头,使一边的耳朵向前边歪斜,形容认真倾听:他探身窗外,侧耳细听。
    • 12.
      俏冤家释义:⒈对所爱者、情人的昵称。 多见于元曲。元 关汉卿《一半儿·题情》曲:“駡你箇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⒉熏猪耳的别称。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俏冤家》:“《亦巢偶记》:俗呼薰猪耳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意,里巷至今传之。”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市井食单》:“猪耳朵,名曰‘俏寃家’,猪大肠,名曰‘佛扒墙’,皆 苏 人市井食单名也。”
    • 13.
      俗耳释义: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 14.
      俯首贴耳释义:俯首:低头。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 15.
      倚耳释义:向后倾侧的耳朵。古人以此为美。
    • 16.
      借听释义:⒈借别人的耳朵去听。⒉指按照别人的话行事。
    • 17.
      倾耳而听释义:倾:歪,侧着。 侧着耳朵仔细听。
    • 18.
      倾耳侧听释义:指偏着头,转过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亦者指认真听别人的话。
    • 19.
      充耳不闻释义:塞住耳朵不听。 《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 20.
      充耳释义:⒈塞住耳朵。⒉指声音充满耳朵。⒊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耳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塞上聋释义: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 2.
      不痴不聋释义:人不傻,耳朵也不聋。 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3.
      交头接耳释义: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 4.
      亲耳释义:用自己耳朵听见。
    • 5.
      仙气释义:⒈超脱尘俗的风度气质。郭沫若《高渐离》第二幕:“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⒉神话中仙人口中吹出的具有法力的气。曹禺《原野》序幕:“他回头望望自己背后,把痛处揉二次,立起来,仿佛是哄小孩,吹一口仙气,轻轻把自己屁股打一下,‘好了,不痛了,去吧!’他唏唏地似乎得到安慰。”
    • 6.
      以耳代目释义: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7.
      伏罂而听释义: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 8.
      伏首帖耳释义:伏:俯伏;帖:帖伏,顺从。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9.
      侧耳细听释义:侧着耳朵仔细倾听。
    • 10.
      侧耳聆听释义:偏着头,转过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 11.
      侧耳释义:侧转头,使一边的耳朵向前边歪斜,形容认真倾听:他探身窗外,侧耳细听。
    • 12.
      俏冤家释义:⒈对所爱者、情人的昵称。 多见于元曲。元 关汉卿《一半儿·题情》曲:“駡你箇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⒉熏猪耳的别称。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俏冤家》:“《亦巢偶记》:俗呼薰猪耳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意,里巷至今传之。”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市井食单》:“猪耳朵,名曰‘俏寃家’,猪大肠,名曰‘佛扒墙’,皆 苏 人市井食单名也。”
    • 13.
      俗耳释义: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 14.
      俯首贴耳释义:俯首:低头。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 15.
      倚耳释义:向后倾侧的耳朵。古人以此为美。
    • 16.
      借听释义:⒈借别人的耳朵去听。⒉指按照别人的话行事。
    • 17.
      倾耳而听释义:倾:歪,侧着。 侧着耳朵仔细听。
    • 18.
      倾耳侧听释义:指偏着头,转过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亦者指认真听别人的话。
    • 19.
      充耳不闻释义:塞住耳朵不听。 《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 20.
      充耳释义:⒈塞住耳朵。⒉指声音充满耳朵。⒊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耳朵造句

1.她俩在一起嘁嘁喳喳,咬了半天耳朵,还挺神秘的。

2.上天啊,你就叫禾苗和百姓一同生长起来吧!天道无亲,你是有耳朵的。

3.请别再东施效颦,乱唱一气,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4.无数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朵,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

5.他们很会享受耳朵的快乐,也就是耳朵能让一个女如痴如醉的原因。

6.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可我一个耳朵也没听进去。

7.他的一对耳朵啊,活像两片神气活现地撑开着的河蚌壳儿!

8.凤仙花的叶子像兔子的耳朵一样。

9.小兔子的耳朵就像雪花一样晶莹雪白。

10.这个脑袋两旁张着一对大耳朵,好像吊壶的两个把手。

11.两只突出肥大的耳朵守卫在脑袋的两旁,像两扇屏风似的。

12.大象的耳朵长得跟两个大蒲扇似的。

13.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14.大象的耳朵好像两把大扇子。

15.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地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地进散了。

16.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17.它长着大大的耳朵像一把扇子,眼睛像两颗黑宝石,鼻子总是翘得高高的,嘴巴大大的,尾巴短短的,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

18.我有一个弹簧玩具,它是一只可爱的小蝴蝶。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红耳朵,弯弯的小嘴对我微笑着,身穿粉衣裳,弯月似的翅膀一张一合的。

19.大象全身深灰色,有双像扇子一样的大耳朵,时不时地扇动着。

20.她和她的耳朵混融一体,如一缕古老的光照滑泻在时光的斜坡上。

耳朵是什么意思 耳朵读音 怎么读 耳朵,拼音是ěr duo,耳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耳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