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失调 失调的意思
shītiáo

失调

简体失调
繁体失調
拼音shī tiáo
注音ㄕ ㄊ一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丢。【组词】: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2) 违背。【组词】:失约。失信。(3) 找不着。【组词】:迷失方向。(4) 没有掌握住。【组词】:失言。失职。失调(tiáo )。(5) 没有达到。【组词】:失望。失意。(6) 错误。【组词】: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7) 改变常态。【组词】:惊慌失色。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组织、关系、协调等出现混乱、不协调的状态。

失调的意思

失调 [shī tiáo]

1. 失去平衡;调配不当。

价格失调。

[ misadjustment; imbalance; ]

2. 没有得到适当的调养。

产后失调。

[ lack of proper care; ]

失调 引证解释

⒈ 音调不和谐。

南朝 梁 沉约 《答陆厥问声韵书》:“譬犹 子野 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

⒉ 不得调迁。 《宋书·沉怀文传》:“怀远 纳 东阳公主 养女 王鸚鵡 为妾, 元凶 行巫蛊, 鸚鵡 预之,事泄, 怀文 因此失调,为治书侍御史。

元凶 弑立,以为中书侍郎。”

⒊ 失於调养。

清 龚玉晨 《紫姬小传》:“﹝ 汪端 ﹞娩后失调,体孱多疾。”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她们的危险是在产后的失调,而 虎妞 却与她们正相反。”

⒋ 失去平衡;调配不当。

赵紫阳 《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几个问题》:“这种冒进的错误,加剧了比例关系的失调,更加重了财政经济的困难。”

如:供求失调;雨水失调


国语词典

失调 [shī tiáo]

⒈ 声调不和谐。

《南朝梁·沈约·答陆厥书》:「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

⒈ 失去平衡。尤指身体不得适当调养。

如:「病后失调,最易引起旧疾复发。」


失调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协调释义:⒈配合得适当:色彩协调。动作协调。⒉使配合得适当:协调产销关系。

失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大对头释义: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身心、机能]失调的迹象。
    • 2.
      五志损气释义:人的情志活动异常,过甚或不及都会导致脏腑气机的失调而引发疾病。
    • 3.
      先天不足释义: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也泛指事物的根基差: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 4.
      农禾释义:农作物,庄稼。石三友《金陵野史·记南京的廉吏--王瑚》:“有一年,雨水失调,农禾歉收,米价腾贵,老百姓叫苦连天。”
    • 5.
      出虚汗释义:中医称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
    • 6.
      动脉粥样硬化释义:动脉硬化的一种,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等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 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
    • 7.
      后天释义:⒈指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单独生活和成长的时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⒉哲学上指(知识)来自实践,来自经验,依赖于实践。与“先天”相对。⒊明天的明天。
    • 8.
      多动症释义:注意缺陷障碍的通称,是一种儿童轻微脑功能失调的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异常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但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到青春期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 9.
      大跃进运动释义: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会后,在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其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1958年农业夏收期间,各地虚报高产,竞放高产“卫星”。同年8月北戴河会议后,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资源,全年合格的钢产量仅800万吨。与此同时,各行各业也都开展“全民大办”,把“大跃进”运动推向高潮。三年“大跃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1961年开始,为纠正“左”倾冒进错误和克服严重的经济
    • 10.
      大跃进释义:指1958年因农村 工作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在全国范围内由上而下形成的盲目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 度的群众运动。提出钢的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并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形成了全民炼钢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11.
      失调释义:⒈失去平衡;调配不当:供求失调。雨水失调。⒉没有得到适当的调养:产后失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 12.
      失黏释义:⒈亦作“失粘”。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⒉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⒊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失严”。
    • 13.
      平平仄仄释义: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
    • 14.
      并隔释义:犹隔并。谓水旱失调。
    • 15.
      情绪过敏释义:情绪过敏指:情绪的剧烈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例如“一夜白头”,或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变化。
    • 16.
      愆伏释义:谓阴阳失调。 多指气候失常。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孔丛子·论书》:“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备,烈风雷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 舜 之行合於天也。”《宋书·王弘传》:“荏苒推迁,忽及三载,遂令负乘之衅,彰著幽明,愆伏之灾,患缠氓庶。”宋 欧阳修《原弊》:“夫阴阳在天地间,腾降而相推,不能无愆伏,如人身之有血气,不能无疾病也。”
    • 17.
      愆序释义:谓时序失调。 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履端於始,序则不愆。”《南史·宋纪中·文帝》:“五年春正月乙亥,詔以阴阳愆序,求讜言。”唐 白居易《祈皋亭神文》:“居易 忝奉詔条,愧无政术,既逢愆序,不敢寧居。”
    • 18.
      愆错释义:差错,失调。
    • 19.
      更年期综合征释义: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以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如多汗、气急、心悸、面色阵发性潮红、易激动等。 其程度因人而异,一般的,过一段时期会自然减退消失;严重的,可酌情对症处理。
    • 20.
      爽和释义:违和;失调。

失调(shid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失调是什么意思 失调读音 怎么读 失调,拼音是shī tiáo,失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失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