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理 和理的意思

和理

简体和理
繁体
拼音hé lǐ
注音ㄏㄜˊ ㄌ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基本含义

和谐而理性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和理的意思

和理 [hé lǐ]

1. 中和之道。

3. 谓处事和洽而得当。

和理 引证解释

⒈ 中和之道。

《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与恬交相养也,斯则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章炳麟 《论式》:“﹝ 魏 晋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

⒉ 谓处事和洽而得当。

《礼记·昏义》:“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
马睎孟 曰:“和则有理,理则有义。”
《南史·刘孺传》:“﹝ 孺 ﹞出为 晋陵 太守,在郡和理,为吏人所称。”


和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道释义:⒈妄言;胡说。 ⒉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⒊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
    • 2.
      人性释义:⒈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⒉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不通人性。
    • 3.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4.
      判决书释义:根据法院判决制作的文书。内容通常包括法院名称,审判组成人员,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判决的事实和理由等。
    • 5.
      古典主义释义:17—19世纪初流行于西欧(主要是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作品题材也常常取自古希腊罗马历史和传 说,因而得名。它的艺术方法有严格烦琐的规定,如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即单一的情节;同一地点;时间 在一天之内)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剧作家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和理论家布瓦洛等。
    • 6.
      名理释义:⒈名称与道理。 ⒉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
    • 7.
      大道理释义:⒈重大的原则和理论。 ⒉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
    • 8.
      孔孟之道释义: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汉代以后,经过封建统治者的修饰和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9.
      审美直觉释义:主体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分为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前者指对事物美丑的直接的反射;后者虽也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但已融合进理智情感的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两者经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10.
      导语释义:消息的开头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新闻中的主要事实,揭示全文主题,引导受众继续接受和理解新闻的全部内容。
    • 11.
      小儿强解事释义: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 12.
      志在四方释义: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13.
      性理释义:⒈谓生命之原理、规律。⒉情绪和理智。⒊人性与天理。指宋儒性理之学。
    • 14.
      悟性释义: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有悟性。悟性差。
    • 15.
      折中主义释义:一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
    • 16.
      无志空长百岁释义:有志气和理想,成功不在于年龄大小。
    • 17.
      核心资本释义:没有任何办法和理由继续下去。原本是古人说没小孩继后,后面引申为力不从心。
    • 18.
      民间文学释义:群众口头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统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民间小戏、说唱、谚语等。经群众口头创作,又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修改,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各个时代优秀的民间文学,对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19.
      灵觉释义:⒈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⒉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⒊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⒋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 20.
      燮理释义:⒈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 传:“和理阴阳。”明 唐顺之《观道士祈雨》诗之二:“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燮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⒉指宰相的政务。唐 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和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道释义:⒈妄言;胡说。 ⒉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⒊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
    • 2.
      人性释义:⒈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⒉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不通人性。
    • 3.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4.
      判决书释义:根据法院判决制作的文书。内容通常包括法院名称,审判组成人员,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判决的事实和理由等。
    • 5.
      古典主义释义:17—19世纪初流行于西欧(主要是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作品题材也常常取自古希腊罗马历史和传 说,因而得名。它的艺术方法有严格烦琐的规定,如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即单一的情节;同一地点;时间 在一天之内)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剧作家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和理论家布瓦洛等。
    • 6.
      名理释义:⒈名称与道理。 ⒉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
    • 7.
      大道理释义:⒈重大的原则和理论。 ⒉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
    • 8.
      孔孟之道释义: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汉代以后,经过封建统治者的修饰和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9.
      审美直觉释义:主体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分为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前者指对事物美丑的直接的反射;后者虽也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但已融合进理智情感的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两者经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10.
      导语释义:消息的开头部分。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新闻中的主要事实,揭示全文主题,引导受众继续接受和理解新闻的全部内容。
    • 11.
      小儿强解事释义: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 12.
      志在四方释义: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13.
      性理释义:⒈谓生命之原理、规律。⒉情绪和理智。⒊人性与天理。指宋儒性理之学。
    • 14.
      悟性释义: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有悟性。悟性差。
    • 15.
      折中主义释义:一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
    • 16.
      无志空长百岁释义:有志气和理想,成功不在于年龄大小。
    • 17.
      核心资本释义:没有任何办法和理由继续下去。原本是古人说没小孩继后,后面引申为力不从心。
    • 18.
      民间文学释义:群众口头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统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民间小戏、说唱、谚语等。经群众口头创作,又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修改,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各个时代优秀的民间文学,对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19.
      灵觉释义:⒈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⒉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⒊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⒋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 20.
      燮理释义:⒈协和治理。《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 传:“和理阴阳。”明 唐顺之《观道士祈雨》诗之二:“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燮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⒉指宰相的政务。唐 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和理造句

1.倾听和理解能让你对客户的经历感同身受,这样你才真正能够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2.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科学的繁荣和理论的发展。

3.之所以放弃,只是你没有找到坚持的动力和理由。

4.感情可以是相互包容和理解。

5.数学符号有好多种,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以求能辨认和理解。

6.人生中最大的庆典,莫过于内心的信仰和理性大厦的落成。

7.亲人爱我们,但这不是我们掌控他们的借口。爱,还要尊重和理解。

8.不许有理由,猎人学校的教官只要命令一下,任何借口和理由都不可以有,有的只有服从。

9.我现在走的是否是一条和理想背道而驰的道路,我不知道,我对前方感到无尽的渺茫。

10.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11.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12.池塘边,依然桃红柳绿,生机盎然,但我们却没了静静地驻足的时间和理由了。

和理(he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理是什么意思 和理读音 怎么读 和理,拼音是hé lǐ,和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