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元二 元二的意思
yuánèr

元二

简体元二
繁体
拼音yuán èr
注音ㄩㄢˊ ㄦ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án,(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 同“圆”。(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元二的意思

元二 [yuán èr]

1. 元年二年。

3. 古代术数语。谓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阳九与百六。后因以指灾年,厄运。

元二 引证解释

⒈ 元年二年。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孝明 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间,嘉德流布,三年 零陵 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县,五年芝復生,六年黄龙现。大小凡八。”

⒉ 古代术数语。谓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阳九与百六。后因以指灾年,厄运。

《金石萃编·汉司隶校尉杨孟文颂》:“中遭元二,西 夷 虐残,桥梁断絶。”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丙午丁未》:“按阳九、百六,元二之説,自 汉 以来即有之。而丙午丁未,为国家厄会,则其説实创自 宋 人。”


元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母释义:⒈称父辈的妻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王利器 集解引 钱大昕《恒言录》三:“是凡丈人行之妇,并称丈母也。”《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滉 曰:‘滉 力可及,弟宜早行。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胡三省 注:“诸父执谓之丈人行。韩滉 与 刘元佐 结为兄弟,则视其父为丈人行,故呼其母谓之丈母也。”⒉岳母。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鲁迅《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她的
    • 2.
      三叠阳关释义: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 3.
      不慧释义:⒈谓白痴。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晋 杜预 注:“不慧,盖世所谓白痴。”杨伯峻 注:“似 杜 所据本‘无’作‘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安帝 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按,《晋书·安帝纪》作“不惠”。⒉不智;不聪明。《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慧。”晋 葛洪《抱朴子·遐览》:“昔时幸遇明师 郑君,但恨子弟不慧,不足以钻至坚,极弥高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饿鬼》:“少不慧,喜其能读。”⒊不贤惠;无德行。《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
    • 4.
      中仗释义:中军帐。《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没根 效其号令,夜入 魏 营,至中仗,珪 乃觉之,狼狈惊走。”
    • 5.
      二元方程式释义: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如 2x+5y+1=0 是二元一次方程式,x 2 +3xy-2y+4=0 是二元二次方程式。
    • 6.
      交明释义:交割清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先到祖祠里拜别,然后到 借轩 处交明了修祠的七元二角五分银元,告诉他我即刻就要动身了。”
    • 7.
      伏词释义:招供之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今自 云南 回,臣与省臣閲其伏词,为罪甚微,宜復其妻子。”
    • 8.
      倡工释义:谓带头破土动工。《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命丞相以下皆备鍤倡工,待 守敬 指授而后行事。”
    • 9.
      元二释义:⒈元年二年。汉 王充《论衡·恢国》:“孝明 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间,嘉德流布,三年 零陵 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县,五年芝復生,六年黄龙现。大小凡八。”⒉古代术数语。谓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阳九与百六。后因以指灾年,厄运。《金石萃编·汉司隶校尉杨孟文颂》:“中遭元二,西 夷 虐残,桥梁断絶。”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丙午丁未》:“按阳九、百六,元二之説,自 汉 以来即有之。而丙午丁未,为国家厄会,则其説实创自 宋 人。”
    • 10.
      元初释义:元朝之初,即元朝正式称元,并开始以元纪年的十余年间。一般指元至元八年至元至元二十二年间。即1271—1285年间。元朝正式对外称元的时间是1271年。
    • 11.
      八掆舆释义:八人抬的无帷盖的轿。 《南齐书·江夏王宝玄传》:“乘八掆舆。”《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宝玄 乘八掆舆。”胡三省 注云:“掆,举也。八掆舆,盖八人举之,即今之平肩舆,不帷不盖。”清 赵翼《镇江观都天会》诗:“七香亭导八掆舆,彩仗前驱一对对。”
    • 12.
      再生礼释义:辽 代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祝贺帝、后、太子或某些贵族诞辰的礼仪。见《辽史·国语解》。《辽史·太宗纪上》:“﹝ 天显 四年九月﹞己卯,行再生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十一月﹞戊申,辽 以太后行再生礼,大赦。”
    • 13.
      冲陈释义:⒈利用战车冲击的阵势。 《六韬·鸟云泽兵》:“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衝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⒉冲击敌方战阵。《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二年》:“翰 自出衝陈,涉夜干 出应之,慕容霸 从傍邀击,遂斩 涉夜干。”
    • 14.
      切惟释义:犹窃惟。谓私下考虑。表示个人想法的谦词。《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虎子 上表,以为:‘国家欲取 江东,先须积穀 彭城。切惟在镇之兵,不灭数万,资粮之绢,人十二匹;用度无準,未及代下,不免飢寒,公私损费。’”按,《魏书》作“窃”。
    • 15.
      剽急释义:⒈勇猛敏捷。《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 吴 楚 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之术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至是 育 復上奏,言宜坚壁清野,挫剽急之锋,徐观其势而为之策。”⒉谓声音激越。晋 潘岳《笙赋》:“或桉衍夷靡,或竦踊剽急。”⒊水流湍急貌。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其水黝黑,约三百里,奔流剽急。”
    • 16.
      勿齿释义:⒈不愿意提及。表示鄙视。《庄子·列御寇》:“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勿齿。”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一二鉅子,尚倡为 苏 黄 之派;又降则力摹 临川;又降则非 后山、简斋,众咸勿齿。”⒉不录用。《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戊申,詔自今内外官有犯赃至解免以上,纵逢赦免,并终身勿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涪州 刺史 周利贞 等十三人,皆 天后 时酷吏,比 周兴 等情状差轻,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 17.
      协意释义:⒈合成一种意义。宋 徐度《却扫编》卷中:“掌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每以二字协意,或造或因,取为美称。”⒉犹同心。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赖卿辈协意悉心,精加衡鉴,网罗实才。”明 沉德符《野获编·日本》:“丁 为此谋,与勘事科臣 徐涵碧 者协意。”
    • 18.
      协济释义:⒈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⒉友援;救济;接济。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⒊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 顾炎武《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
    • 19.
      厄会释义:众灾会合。犹言厄运。汉 班彪《王命论》:“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 信 布,彊如 梁 籍,成如 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前蜀 杜光庭《骆将军醮词》:“臣窃虑列宿五行,缠次有照临之咎,九宫三命,阴阳有厄会之期,以此忧兢,恐成灾厄。”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丙午丁未》:“按:阳九、百六、元二之説,自 汉 以来即有之。而丙午丁未,为国家厄会,则其説实倡自 宋 人。”
    • 20.
      取次释义:⒈亦作“取此”。随便,任意。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 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⒉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 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⒊次序。北齐

元二(yuaner)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元二是什么意思 元二读音 怎么读 元二,拼音是yuán èr,元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元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