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苦修 苦修的意思
xiū

苦修

简体苦修
繁体
拼音kǔ xiū
注音ㄎㄨˇ ㄒ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ǔ,(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组词】:甘苦。苦胆。苦瓜。(2) 感觉难受的。【组词】: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3) 为某种事所苦。【组词】: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组词】: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基本含义

指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或修行而付出艰辛努力的修行方式。

苦修的意思

苦修 [kǔ xiū]

1. 刻苦修行。

苦修 引证解释

⒈ 刻苦修行。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与其苦修几十年,将来死了不过来生变个富贵女人,这也就大不合算了。”
《痛史》第十三回:“喜得这座古庙没有閒人,只有一个老和尚在那里苦修。”


国语词典

苦修 [kǔ xiū]

⒈ 天主教中严格的修会生活方式。修道者在与外界隔离的修道院中生活,强调在守斋刻苦、祈祷劳动的朴实生活中修养心性。


苦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崖释义:⒈东海之滨。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颜师古 注:“东崖谓东海之边也。”晋 陶潜《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⒉崖名。在佛教圣地 九华山。原名 东峰,在 化成寺 东。相传 新罗国 僧 金乔觉 初至时即栖其下。明 代哲学家 王守仁 于 正德 十五年第二次遁迹 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 金地藏 苦修功夫,在 东崖 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 刘瑾 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 九华 十景之一。
    • 2.
      会士释义:⒈由一般教徒组成的许多兄弟会会员,他们须作苦修和善行,这类兄弟会盛行于十三至十六世纪,通常以会员所穿会服命名。 ⒉一种法国大学授予一个经过严格的竞争考试及格,因而有资格被任命为国立中学的最高教学职位的教师或大学某个系科的教师。
    • 3.
      修德释义:⒈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舜、周、孔 虚失愉乐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⒉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 4.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5.
      磨砖释义:⒈磨光的砖头。 ⒉比喻艰苦修行。
    • 6.
      胁不沾席释义: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 7.
      苦修释义:刻苦修行。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与其苦修几十年,将来死了不过来生变个富贵女人,这也就大不合算了。”《痛史》第十三回:“喜得这座古庙没有閒人,只有一个老和尚在那里苦修。”
    • 8.
      露饮释义:⒈在露天饮食。表示刻苦修行。⒉指露天饮酒、饮茶。

苦修(ku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苦修是什么意思 苦修读音 怎么读 苦修,拼音是kǔ xiū,苦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苦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