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 ◎ 用脚触击。【组词】:踢毽子。一脚踢开。踢蹬。踢踏。踢皮球(a.抬脚触击皮球;b.喻互相推委,来回扯皮的官僚主义作风)。
jiàn, ◎ 一种用脚踢的玩具,用皮或布裹铜钱,钱孔中扎有鸡毛。【组词】:毽子。踢毽儿。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1. 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毽子用鸡毛插在圆形底座上做成。踢法多样,可以比次数,比花样。
⒈ 中国 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毽子用鸡毛插在圆形底座上做成。踢法多样,可以比次数,比花样。
引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絶技矣。”
丁玲 《母亲》一:“她们越过了一堆树丛,走上石板路时,就看见 秋蝉,正在大门外的石坎上晒太阳, 顺儿 在坪里踢毽子。”
⒈ 用脚踢起毽子的游戏,是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传说起源于宋朝,由蹴鞠演变而来。根据事物原始记载,当时的儿童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称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还有里外廉、施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还可训练灵巧的身手。
引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柭儿。」
1.早晨我去公园晨练,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做健身操,有的人在舞剑,有的人在踢毽子,还有的人在玩空竹。
2.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毽子,有的玩拍手游戏,有的在玩捉迷藏。
3.下课了,校园里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非常热闹。
4.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跳房子,有的在跳绳,也有的在踢毽子,大家玩的都很开心。
5.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跑步,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