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和 [chōng hé]
1. 亦作“冲和”。
2. 淡泊平和。
4. 语本《老子》:“冲气以为和。”后以“冲和”指真气、元气。
冲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冲和”。
⒉ 淡泊平和。
引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
南朝 梁 沉约 《雍雅》之二:“属厌无爽,冲和在御。”
明 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卷中诸诗,丰縟而紆徐,粹雅而冲和,固皆一时之杰作。”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韦左司 有其冲和, 柳仪曹 有其峻洁。”
⒊ 后以“冲和”指真气、元气。
引语本《老子》:“冲气以为和。”
《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
张铣 注:“冲和,谓真气也。”
国语词典
冲和 [chōng hé]
⒈ 性情和平。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神气冲和,而不知向人所在。」
⒉ 天地间的真气。
引《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嘘吸冲和,吐故纳新。」
冲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交释义: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管子·大匡》:“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史记·魏公子列传赞》:“然 信陵君 之接巖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 2.
冲华释义:谓冲和美好之德。
- 3.
冲古释义:冲和古朴。
- 4.
冲和释义:⒈亦作“冲和”。淡泊平和。⒉语本《老子》:“冲气以为和。”后以“冲和”指真气、元气。
- 5.
冲和仙膏释义:冲和仙膏属中医方剂范畴。
- 6.
冲夷释义:亦作“冲夷”。 冲和平易。
- 7.
冲平夷易释义:犹言冲和平易。清 龚自珍 《凤山知县常州汤公父子画像记》:“曰《与竹居诗》者,仅半卷,赠公所为也,其言冲平夷易。”参见“ 冲夷 ”。
- 8.
冲德释义:冲和的品德。
- 9.
冲穆释义:冲和肃穆。
- 10.
冲融释义:⒈亦作“冲融”。 充溢弥漫貌。唐 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⒉水波荡漾貌。唐 杜甫《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宋 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东注 溟 渤,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⒊冲和,恬适。唐 杜甫《寄
- 11.
冲适释义:亦作“冲适”。 冲和顺适。
- 12.
太和释义:⒈见“太和”。⒉亦作“大和”。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太”。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唐 元稹《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⒊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唐 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宋 司马光《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
- 13.
安顺市释义:在贵州省西部、贵昆铁路线上。 1958年始设市。人口728万(1995年)。向为贵州至云南间的交通要冲和贵州省西部物资集散地,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名胜古迹有文庙龙柱及西秀山七级石塔等。
- 14.
汕头市释义: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滨临南海。1921年设市政厅,1930年设市,1980年辟为特区。人口10391万(1995年)。为广东省东部和福建省西南部的交通要冲和经济中心。西部牛田洋深水湾可泊巨轮,为中国对外贸易港之一。名胜古迹有fe2f石、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等。
- 15.
泰和释义:⒈太平。⒉天地间冲和之气。⒊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参见“太和”。
- 16.
渊泰释义:沉静冲和。
- 17.
独阳释义:有阳无阴。古人谓一切事物必须阴阳相济,独阳无阴,则事物难成或会发生弊病。《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范宁 注引 徐邈 曰:“古人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则传所谓天,盖名其冲和之功,而神理所由也。”杨士勋 疏:“阴能成物,阳能生物,天能养物,而总云生者,凡万物初生必须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不是独阳能生也。”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君者,阳也;臣者,阴也。独阳为旱,独阴为水。今陛下圣明在上……而羣臣之贤,不及於古,又不能尽心於国,与陛下同心,助陛下为
- 18.
神运释义:⒈古谓王朝兴替的气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论》:“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謚,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唐 王维《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元 袁桷《登侯台》诗:“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⒉宋徽宗 赵佶 为在 汴京(开封)修筑土山“艮岳”,而派遣 朱勔 在 江 南四处搜寻奇花异石。时人称此类花石的运送为“神运”。《宣和遗事》前集:“﹝ 朱勔 ﹞专在 平江 置应奉局,每一发輒数百万贯,搜岩剔藪,无所不到。虽江湖不测之澜,力不可致者,百计出之,名做神运。”参见“花石纲”。
- 19.
静退释义:⒈恬淡谦逊,不竞名利。《韩非子·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晋 卢谌《赠刘琨》诗:“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唐 韩愈《举荐张籍状》:“右件官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金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盖 乐天 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⒉指安静的退隐生活。宋 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熙寧 二年……以为 筠州 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餘年。”清 唐孙华《元宵前一日》诗之三:“柳州 思静退,有地且名 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