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色 国色的意思
guó

国色

简体国色
繁体國色
拼音guó sè
注音ㄍㄨㄛˊ ㄙ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sè shǎi,(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组词】: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 情景,景象。【组词】: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 种类。【组词】:各色用品。(5) 品质,质量。【组词】:音色。成色。足色纹银。(6) 妇女美貌。【组词】:姿色。色艺。(7) 情欲。【组词】:色情。好(hào)色。

基本含义

指美丽的国家或地方。

国色的意思

国色 [guó sè]

1. 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

天姿国色。
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僖公十年》

[ national beauty; ]

2. 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尝牡丹》

[ peony; ]

国色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

《公羊传·僖公十年》:“驪姬 者,国色也。”
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清 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

⒉ 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唐 罗隐 《牡丹》诗:“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清 姚鼐 《和袁香亭看牡丹》诗:“兴极捲幃看国色,病餘拥毳作僧诗。”


国语词典

国色 [guó sè]

⒈ 一国之中容貌绝顶美艳的女子。也作「国姝」。

《公羊传·僖公十年》:「骊姬者,国色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卿家如此国色,如此慧巧,宜配佳偶,方为厮称。」


国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国色释义:国色:美丽超群的女子。为一代人当中长得最美的女子。
    • 2.
      国姝释义:犹国色。指姿容极美的女子。
    • 3.
      国色天姿释义: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4.
      国色天香释义: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 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5.
      国艳释义:⒈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宋 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四:“国艳夭饶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簷。”宋 吴文英《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宋景文 与兄 元宪 少时,尝謁 杨大年,坐中赋落花诗。元宪 云:‘金谷 路尘埋国艳,武陵 谿水泛天香。’”⒉国色。指绝色女子。宋 王安石《上元夜戏作》诗:“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嬋娟。”
    • 6.
      天香国色释义:原是赞美牡丹的话,后常用来称美女。 也说国色天香。
    • 7.
      富贵凝香释义:一般指牡丹花国色天香,代指富贵。
    • 8.
      急管繁絃释义: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唐 白居易《忆旧游》诗:“脩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絃头上催。”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画船载酒 西湖 好,急管繁絃,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怜国色,笑嫣然,仙郎自合挟嬋娟,也何劳急管繁絃。”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南园 赋诗云:‘急管繁絃子夜声,宫商强半不分明。’”亦作“急竹繁丝”。宋 翁卷《白紵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 娘娇浓玉无力。”
    • 9.
      村妆释义:⒈粗俗的打扮,借指粗俗的女子。清 李渔《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顰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 昭阳 派。”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有少年於日暮时,见城外一牛车向东去,载二女,皆妙丽,不类村妆,疑为大家内眷。”⒉乡村妇女的打扮;庸俗的妆饰。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首饰》:“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艷,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粧,以村妇非红不爱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犹之贫士得妻,不能变村粧为国色。”⒊谓佯装。《史纲评要·唐纪·昭宣帝》“司空图 弃官
    • 10.
      柏堂释义:⒈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 琛 最为豪首,常与 高阳 争衡,造 文柏堂,形如 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后因以“柏堂”为妓院的代称。清 吴伟业《侠少》诗:“柳市 博徒珠勒马,柏堂 筝妓石华裙。”⒉宋 释 志诠 所作之堂。宋 苏轼《孤山二咏》引:“孤山 有 陈 时柏二株……僧 志詮 作堂於其侧,名之曰 柏堂。”
    • 11.
      第品释义:评定品级;评定高低。唐 白居易《裴度李夷简王播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统御之初,先行信赏,詔主爵者合为奏书,或加宠进封,或延恩任子,次勤第品,咸按旧章。”清 蒋士铨《临川梦·殉梦》:“落红霏霏成阵,乱年光纔一瞬,便天香国色,料无人第品。”
    • 12.
      莫可名状释义: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描绘。 清张潮《虞初新志·林四娘记》:“少选复出,则一国色丽人,云鬟靓妆,婷婷而至,衣皆鲛绡雾縠,亦无缝缀之迹,香气飘扬,莫可名状,自称为林四娘。”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 13.
      黄公释义:⒈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⒉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 张衡《西京赋》:“东海 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
    • 14.
      黄家女释义:《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衞 有鰥夫,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 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矣。”后以“黄家女”为过谦的典故。唐 李白《鞠歌行》:“丽莫似 汉 宫妃,谦莫似 黄 家女。黄 女持谦齿髮高,汉 妃恃丽天庭去。”

国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国色释义:国色:美丽超群的女子。为一代人当中长得最美的女子。
    • 2.
      国姝释义:犹国色。指姿容极美的女子。
    • 3.
      国色天姿释义: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4.
      国色天香释义: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 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5.
      国艳释义:⒈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宋 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四:“国艳夭饶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簷。”宋 吴文英《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宋景文 与兄 元宪 少时,尝謁 杨大年,坐中赋落花诗。元宪 云:‘金谷 路尘埋国艳,武陵 谿水泛天香。’”⒉国色。指绝色女子。宋 王安石《上元夜戏作》诗:“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嬋娟。”
    • 6.
      天香国色释义:原是赞美牡丹的话,后常用来称美女。 也说国色天香。
    • 7.
      富贵凝香释义:一般指牡丹花国色天香,代指富贵。
    • 8.
      急管繁絃释义: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唐 白居易《忆旧游》诗:“脩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絃头上催。”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画船载酒 西湖 好,急管繁絃,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怜国色,笑嫣然,仙郎自合挟嬋娟,也何劳急管繁絃。”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南园 赋诗云:‘急管繁絃子夜声,宫商强半不分明。’”亦作“急竹繁丝”。宋 翁卷《白紵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 娘娇浓玉无力。”
    • 9.
      村妆释义:⒈粗俗的打扮,借指粗俗的女子。清 李渔《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顰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 昭阳 派。”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有少年於日暮时,见城外一牛车向东去,载二女,皆妙丽,不类村妆,疑为大家内眷。”⒉乡村妇女的打扮;庸俗的妆饰。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首饰》:“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艷,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粧,以村妇非红不爱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犹之贫士得妻,不能变村粧为国色。”⒊谓佯装。《史纲评要·唐纪·昭宣帝》“司空图 弃官
    • 10.
      柏堂释义:⒈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 琛 最为豪首,常与 高阳 争衡,造 文柏堂,形如 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后因以“柏堂”为妓院的代称。清 吴伟业《侠少》诗:“柳市 博徒珠勒马,柏堂 筝妓石华裙。”⒉宋 释 志诠 所作之堂。宋 苏轼《孤山二咏》引:“孤山 有 陈 时柏二株……僧 志詮 作堂於其侧,名之曰 柏堂。”
    • 11.
      第品释义:评定品级;评定高低。唐 白居易《裴度李夷简王播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统御之初,先行信赏,詔主爵者合为奏书,或加宠进封,或延恩任子,次勤第品,咸按旧章。”清 蒋士铨《临川梦·殉梦》:“落红霏霏成阵,乱年光纔一瞬,便天香国色,料无人第品。”
    • 12.
      莫可名状释义: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描绘。 清张潮《虞初新志·林四娘记》:“少选复出,则一国色丽人,云鬟靓妆,婷婷而至,衣皆鲛绡雾縠,亦无缝缀之迹,香气飘扬,莫可名状,自称为林四娘。”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 13.
      黄公释义:⒈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⒉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 张衡《西京赋》:“东海 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
    • 14.
      黄家女释义:《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衞 有鰥夫,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 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矣。”后以“黄家女”为过谦的典故。唐 李白《鞠歌行》:“丽莫似 汉 宫妃,谦莫似 黄 家女。黄 女持谦齿髮高,汉 妃恃丽天庭去。”

国色造句

1.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最恰当不过。

2.几年不见,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天香国色了。

3.这女子年方十八妙龄,才思敏捷,国色无双,待字闺中。

4.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最恰繁不过。

5.在中国,它被誉为国色天香。

6.这些模特儿,虽称不上国色天香,却也风姿绰约。

7.这个女孩国色天香,所以大家都爱上了她。

8.这青年女子真有国色天香之貌,所以引起众多青年男子的注意。

9.他不是个美男子,她也不是国色天香。

10.杨贵妃真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难怪唐明皇会迷恋她。

11.这次获得后冠的佳丽,果然国色天香,明艳动人。

12.这几株牡丹浓艳极了,怪不得古人对它有天香国色之称。

13.四十岁的女人,是一朵牡丹花,浓情、富贵,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知书达理,气质典雅,内心深处散发出一种生活历练的潜质美。

14.一到春季,花园里就成了牡丹花的海洋,那里的牡丹花颜色各异,黄的似金,红的似火,白的似雪,蓝的似玉。牡丹不像兰花那样高洁,端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千姿百态,昂首怒放。牡丹啊,不亏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

15.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做不了天香国色的牡丹,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就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吧。

16.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

17.整座花园,栽种的尽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

18.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时节,人们特意到王城公园去观赏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

19.这牡丹花展,万紫千红,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国色是什么意思 国色读音 怎么读 国色,拼音是guó sè,国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