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谋 [liáng móu]
1. 见“良谟”。
良谋 引证解释
⒈ 见“良謨”。
国语词典
良谋 [liáng móu]
⒈ 好的策略。也作「良策」。
引《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裴松之注引《资别传》:「暨朕统位,动赖良谋。」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
反恶计
良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策释义:⒈三道计谋。 《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⒉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宋 范成大《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⒊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 2.
上术释义:良谋。《后汉书·梁统传论》:“匡朝卹患,未闻上术,憔悴之音,载謡人口。”南朝 陈后主《追封吴明彻诏》:“李陵 矢竭,不免请降;于禁 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
- 3.
狐赵释义:春秋 晋 狐偃 和 赵衰 的并称。《左传·文公八年》:“狐 赵 之勋,不可废也。”杜预 注:“狐偃、赵衰 有从亡之勋。”晋 卢谌《赠刘琨》诗:“弼谐靡成,良谋莫陈。无覬 狐 赵,有与五臣。”
- 4.
良猷释义:良谋;妙计。
- 5.
良算释义:良谋;善策。
- 6.
良谟释义:良谋。
- 7.
英猷释义:良谋。
- 8.
避兵释义:⒈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汉 焦赣《易林·无妄之谦》:“东行避兵,南去不祥。”唐 唐彦谦《毘陵道中》诗:“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明 冯梦龙《风流梦·杜宝移镇》:“因报马连催,虏信紧急,打发家眷往 临安 避兵。”丰子恺《辞缘缘堂》:“将避兵 桐庐,留别 杭州 诸友。”⒉谓避开敌军。《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破敌未堪息战马,避兵又必赖良谋。”凌力《星星草》第十五章:“人皆说捻子善避兵,又怕打不着;我要说: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⒊谓避免兵器所伤。唐 马总《意林》卷四:“肉芝是万岁蟾蜍,头上有丹书八
- 9.
长计释义:⒈求取长远利益的谋略。《战国策·楚策一》:“楚国 僻陋,託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史记·苏秦列传》:“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魏书·袁翻传》:“一二年后,足食足兵,斯固安边保塞之长计也。”清 唐甄《潜书·主进》:“古之大臣,於政事无所不达,於社稷之长计无所不周。”⒉良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 从之,权 果輟计”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 操,使敌乘其隙,非长计也。”
- 10.
高谋释义:良谋。
- 11.
高谟释义:深谋;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