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劾奏 劾奏的意思
zòu

劾奏

简体劾奏
繁体
拼音hé zòu
注音ㄏㄜˊ ㄗ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 揭发罪状。【例句】:弹(tán )劾。参(cān )劾。

zòu,(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组词】:演奏。奏国歌。奏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组词】: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3) 呈现,取得。【组词】: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基本含义

指弹劾、控告。

劾奏的意思

劾奏 [hé zòu]

1. 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劾奏 引证解释

⒈ 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汉书·韦玄成传》:“徵至 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狂不应……而丞相御史遂以 玄成 实不病,劾奏之。”
《南史·袁昂传》:“时尚书令 王晏 弟 詡 为 广州,多纳賕货, 昂 依事劾奏,不惮权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昨已约兵部 张鹤楼 、工科 吴惺斋 联名劾奏,谅他必来议本。”


国语词典

劾奏 [hé zòu]

⒈ 上奏罪状,加以弹劾。

《汉书·卷七三·韦贤传》:「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
《南史·卷二六·袁湛传》:「昂依事劾奏,不惮权家,当时号为正直。」


劾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妇释义:歌妓。 明 于谦《怠废军政疏》:“该刑部等衙门劾奏,都督同知 卫颖 等交通饮酒,奸宿乐妇。”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巡按 湖广 御史 赵伦,需索官民罗綺,收买人口,又与乐妇姦通,命謫戍 辽东。”《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船户 王溜儿,乐妇 刘丑姐,原不知情,其赃物未见破散,暂时讨保在外。”
    • 2.
      受纳释义:⒈受取;容纳。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⒉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光 弟 敬友,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祚(于祚)颇有受纳。怀(源怀)将入镇,祚 郊迎道左,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 3.
      寝遏释义:亦作“寑遏”。搁置;阻止。《后汉书·种暠传》:“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 杜乔、周举 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 梁冀 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寑遏。”《资治通鉴·汉顺帝汉安元年》:“八使所劾奏,多 梁冀 及宦官亲党;互为请救,事皆寝遏。”胡三省 注:“寝者,已御其奏,寝而不行。遏者,其奏未达,遏而不上。”
    • 4.
      抑捽释义:犹迫害。 《旧唐书·崔纵传》:“万年 丞 源邃 为京兆尹 李济运 所抑捽至死,纵 劾奏不行。”
    • 5.
      推科释义:审问判罪。《隋书·王谊传》:“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推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御史大夫 萧瑀 劾奏 李靖 破 頡利 牙帐,御军无法,突厥 珍物,虏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通典·刑七》:“往时纵犯,今日方告,准赦据敕,不推科。”
    • 6.
      窜殛释义:流放和杀戮。 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唐 虞 之盛,象天用刑,窜殛放流,天下乃服。”《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地列要荒,人多窜殛,尤加委任,冀絶姦讹。”宋 陆游《晓叹》诗:“少年论兵实狂妄,諫官劾奏当窜殛。”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尧 仁极矣,而后 舜 可用其窜殛。”
    • 7.
      财贿释义:⒈财货;财物。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郑玄 注:“财,泉穀也。”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马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三》:“未尝如 狄 之入 卫,财贿牲畜荡然一空焉。”⒉指俸禄。唐 韩愈《进学解》:“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卑。”
    • 8.
      鼎铛耳释义: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雷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鐺尚有耳,汝不闻 赵普 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鐺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清 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眷深不讳瓜子金,权重咸知鼎鐺耳。”

劾奏(hez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劾奏是什么意思 劾奏读音 怎么读 劾奏,拼音是hé zòu,劾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劾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