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秩 [jìn zhì]
1. 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进秩 引证解释
⒈ 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引《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晋 李重 《杂奏议》:“其有殊勋者,輒璽书勉励,或赐爵进秩,礼遇丰厚。”
《宋史·食货志下四》:“政和 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緡,官吏皆进秩。”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吴六奇 ﹞遂心喜自负,获以奋跡行伍,进秩元戎。”
进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沙丁释义:⒈指沙田民户之丁男。明 归有光《赠熊兵宪进秩序》:“国家罢漕事,设两卫,百数十年间,海外无事。惟沙丁鹺户,时或跳梁,然不踰时扑灭。”参见“沙民”。⒉旧宗名。在 西藏自治区 东北部。1960年与 边坝宗 合并为 边坝县。
- 2.
磨勘释义:唐 宋 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 唐 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 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戊午,詔应南郊行事官,并付三銓磨勘,优与处分。”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唐 制,郊祀行庆,止进勋阶,五代 肆赦,例迁官秩,本朝因之。孙何、耿望 言其非制,定三年磨勘进秩之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四年》:“审官院初引对京官於
- 3.
腹腴释义:⒈鱼肚下的肥肉。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鱼鲊》:“布鱼於瓮中,一行鱼,一行糝,以满为限,腹腴居上。”唐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宋 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似开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陈三立《雪晴放舟题寄南昌乐群学舍诸子》诗:“笋蒲煮酒膾腹腴,羹芼薑橙餉鸡苏。”⒉比喻内地富饶之区。明 徐渭《代云南策问》:“其在高甲雋才,往往欲试利器,甘盘错,易险阻,叱羊肠者,顾以駢任腹腴,卧而了治。”清 钱谦益《兵使慈溪冯公进秩督学福建序》:“闽 之在海内,
- 4.
自奋释义:⒈自我奋发而欲有所为;自勉。《汉书·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 栘中 监 苏武 使 匈奴,并见拘留十餘年。”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进秩,则诸将骄堕,谁復自奋。”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自此朱邸诸侯,始以清流自奋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⒉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列子·说符》:“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⒊各自奋勇。宋 叶适《上西府书
- 5.
行庆释义: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唐 元稹《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準(寇準)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
- 6.
襃加释义:亦作“褒加”。嘉奖进秩。
- 7.
资涂释义:资历仕途。《晋书·刘毅传》:“司徒 魏舒、司隶校尉 严询 与 毅,年齿相近,往者同为散骑常侍,后分授外内之职,资涂所经,出处一致。”宋 司马光《言御臣上殿札子》:“臣窃见国家所以御羣臣之道,累日月以进秩,循资涂而授任。”
- 8.
进秩释义: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晋 李重《杂奏议》:“其有殊勋者,輒璽书勉励,或赐爵进秩,礼遇丰厚。”《宋史·食货志下四》:“政和 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緡,官吏皆进秩。”清 钮琇《觚賸·雪遘》:“﹝ 吴六奇 ﹞遂心喜自负,获以奋跡行伍,进秩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