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 [cái jué]
1. 裁判断定。
例作出裁决的时间被进一步延长了。
英[adjudication; ruling;]
裁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裁决”。
⒉ 经过考虑,作出决定。
引《魏书·宋世景传》:“世景 明刑理,著律令,裁决疑狱,剖判如流。”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适 郭某 所言,出于至诚,并无半字相欺。从与不从,早早裁决,休得两相担误。”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苟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使儒墨之是非曲直,了然于心中,不足以持其平而救其蔽,驯致降伏,受我裁决也。”
⒊ 裁定的旧称。旧 中国 北洋政府1912年颁行的民事诉讼条例和刑事诉讼条例中,将裁判分为“判决”与“裁决”。参见“裁定”。见“裁决”。
国语词典
裁决 [cái jué]
⒈ 经考虑而判定。
引《新五代史·卷三〇·汉臣传·苏逢吉传》:「随事裁决,出其意见,是故汉世尤无法度。」
⒉ 行政官署依据法令对于具有违法事实的人,科以一定处罚。
例如:「送交通事件裁决所裁决。」
裁决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决定释义:⒈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领导上决定派他去学习。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好是由大家来决定。⒉决定的事项:这个问题尚未做出决定。组长们回去要向本组传达这项决定。⒊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决定性。存在决定意识。这件事决定了他未来的生活道路。
- 2.
判决释义:⒈人民法院对经过法庭审理的案件,根据已经查明和认定的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作出权威判定。 民事判决解决民事争议实体权利义务,刑事判决确定被告有无犯罪、犯何种罪、处何种刑罚。⒉判断,决定。
- 3.
裁定释义:人民法院就诉讼程序中的问题或补正判决书的笔误而作出的决定。 适用于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撤诉、中止或终结诉讼、中止或终结执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
- 4.
裁断释义:裁决判断;考虑决定:这件事究竟怎样处理,还望领导裁断。
裁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裁释义:⒈旧称皇帝裁决为“上裁”。⒉敬语,请对方裁决。多用于下对上。
- 2.
临决释义:谓亲自裁决。
- 3.
乾断释义:⒈帝王的裁决。⒉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
- 4.
予决释义:给予决定或裁决。
- 5.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6.
作情释义:⒈〈方〉。⒉送人情。⒊从中裁决,代为决断。⒋装模作样。⒌装腔作势;做作。
- 7.
倒断释义:⒈判断,决断。《朱子语类》卷六十:“旧时看此句,甚费思量,有数样説,今所留二説也倒断不下。”《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山前行 正在州衙门前立,倒断不下,猛抬头看时,却见 皇甫殿直 在面前相揖。”⒉引申为裁决;判决。宋 吴潜《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词:“万事儘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你不家去呵,与我个倒断,你休了我者。”《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妇人道:‘他不敢管我的事,休説各衣另饭,当官写立分单,已倒断开了的勾当。’”⒊计划,谋划。《朱子语类》卷四五:“二者中须有箇
- 8.
八议释义:中国古代刑法对于八种人予以特权的制度。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为辅佐皇帝的能人;“功”指有大功勋的人;“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两品以上的人;“勤”指勤劳之士;“宾”指国宾。这八种人犯死罪,不能直接定罪量刑,要上报朝廷,集体审议后再报请皇帝裁决。唯犯“十恶”罪则不适用此规定,即所谓“十恶不赦”。
- 9.
判事释义:谓审理、裁决狱讼。
- 10.
判折释义:裁决。
- 11.
制决释义:犹裁决。
- 12.
制勘释义:按察裁决。
- 13.
制断释义:专断、裁决。
- 14.
剸割释义:⒈刺割。⒉裁决,治理。
- 15.
剸断释义:裁决,决断。
- 16.
剸裁释义:裁决,裁处。唐 卢肇《海潮赋》:“此则为政之所致,非可以常度而剸裁也。”宋 曾巩《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此邦人人衣食足,闔境年年枹鼓闲。几桉剸裁得休暇,山水登躡遗纷烦。”
- 17.
午漏释义: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唐 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 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 18.
合意裁决释义: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作出的仲裁裁决。
- 19.
听断释义:听取陈述而作裁断。 也指听讼狱而加以裁决。
- 20.
和断释义:公断,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