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酷刑 酷刑的意思
xíng

酷刑

简体酷刑
繁体
拼音kù xíng
注音ㄎㄨˋ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ù,(1) 残忍、暴虐到极点。【组词】:酷刑。酷吏。残酷。严酷。冷酷。酷滥。酷虐。(2) 极,甚,程度深。【组词】:酷暑。酷热。酷寒。酷爱。酷似。

xíng,(1) 对犯罪的处罚。【组词】: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组词】:刑讯。受刑。刑具。

基本含义

指残酷的刑罚或折磨。

酷刑的意思

酷刑 [kù xíng]

1. 残酷的刑罚。

[cruel punishment; torture;]

酷刑 引证解释

⒈ 残酷的刑罚。

《史记·李斯列传论》:“斯 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 高 邪説。”
唐 柳宗元 《封建论》:“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
碧野 《难忘的岁月》:“在狱中,他不肯解下他的红领带,在酷刑中,他也坚持戴着红领带。”


国语词典

酷刑 [kù xíng]

⒈ 酷虐残暴的刑罚。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太史公曰》:「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

严刑


酷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封书释义:⒈一封信。⒉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⒊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 2.
      三斩释义:古代的酷刑。 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晋书·徐嵩载记》:“方成 怒,三斩 嵩,漆其首为便器。”《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三斩者,斩其足,斩其腰,斩其颈也。”
    • 3.
      五虐释义:指大辟、割鼻、断耳、宫、黥等五种酷刑。滥用五刑以残民故谓“五虐”。
    • 4.
      五裂释义:即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
    • 5.
      亨煮释义:⒈烧煮食物。⒉古代酷刑之一,将人煮死。
    • 6.
      亨醢释义:古代的酷刑。 把人用鼎镬煮杀或者剁成肉酱。
    • 7.
      人彘事件释义: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
    • 8.
      体解释义:⒈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国语·周语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殽,体解节折也。”孙诒让 正义:“今以《礼经》、《春秋》内外传及 韦、杜、贾 诸説参互考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一曰全烝,全而荐之,则不解者也……四曰体解,节折谓之折俎,亦谓之殽烝。於七体中,復解前后左右肱股、脊、左右胁,各为三体,则解为二十一体也。凡牲之爓孰者,必体解。”⒉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9.
      入瓮释义:喻受酷刑。
    • 10.
      入门杖子释义:宋 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宋 陈襄 《州县提纲·捕到人勿讯》:“大辟刼盗捕至之初,例於两腿及两足底,輙讯杖数百,名曰入门杖子,然后付狱。”
    • 11.
      八棒十挟释义:亦作“八棒十枷”。 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 12.
      凌迟重辟释义: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也泛指死刑。
    • 13.
      凤皇晒翅释义:唐 代酷刑名。《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太后得告密者,輒令 元礼 等推之,竞为讯囚酷法,有‘定百脉’、‘突地吼’……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参见“凤凰晒翅”。
    • 14.
      凿颠释义:开凿头颅。 古代酷刑。
    • 15.
      刀山释义:⒈佛教语。 地狱中的酷刑之一。⒉喻极险恶的境地。
    • 16.
      刀锯斧钺释义: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 17.
      刀锯鼎镬释义: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 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 18.
      刃树剑山释义:刃:利刃,刀。 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 19.
      刳磔释义:古代酷刑。剖腹并分解肢体。
    • 20.
      刺剟释义:古代的一种酷刑,以铁器刺人身体。《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贯高 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復言。” 司马贞 索隐:“掇亦刺也。”按,《汉书》剟作“爇”。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铁刺之,又烧灼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某怒,拉繫树上,榜笞刺剟,逼立‘无悔状’。”

酷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封书释义:⒈一封信。⒉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⒊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 2.
      三斩释义:古代的酷刑。 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晋书·徐嵩载记》:“方成 怒,三斩 嵩,漆其首为便器。”《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三斩者,斩其足,斩其腰,斩其颈也。”
    • 3.
      五虐释义:指大辟、割鼻、断耳、宫、黥等五种酷刑。滥用五刑以残民故谓“五虐”。
    • 4.
      五裂释义:即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
    • 5.
      亨煮释义:⒈烧煮食物。⒉古代酷刑之一,将人煮死。
    • 6.
      亨醢释义:古代的酷刑。 把人用鼎镬煮杀或者剁成肉酱。
    • 7.
      人彘事件释义: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
    • 8.
      体解释义:⒈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国语·周语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殽,体解节折也。”孙诒让 正义:“今以《礼经》、《春秋》内外传及 韦、杜、贾 诸説参互考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一曰全烝,全而荐之,则不解者也……四曰体解,节折谓之折俎,亦谓之殽烝。於七体中,復解前后左右肱股、脊、左右胁,各为三体,则解为二十一体也。凡牲之爓孰者,必体解。”⒉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9.
      入瓮释义:喻受酷刑。
    • 10.
      入门杖子释义:宋 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宋 陈襄 《州县提纲·捕到人勿讯》:“大辟刼盗捕至之初,例於两腿及两足底,輙讯杖数百,名曰入门杖子,然后付狱。”
    • 11.
      八棒十挟释义:亦作“八棒十枷”。 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 12.
      凌迟重辟释义: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也泛指死刑。
    • 13.
      凤皇晒翅释义:唐 代酷刑名。《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太后得告密者,輒令 元礼 等推之,竞为讯囚酷法,有‘定百脉’、‘突地吼’……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参见“凤凰晒翅”。
    • 14.
      凿颠释义:开凿头颅。 古代酷刑。
    • 15.
      刀山释义:⒈佛教语。 地狱中的酷刑之一。⒉喻极险恶的境地。
    • 16.
      刀锯斧钺释义: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 17.
      刀锯鼎镬释义: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 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 18.
      刃树剑山释义:刃:利刃,刀。 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 19.
      刳磔释义:古代酷刑。剖腹并分解肢体。
    • 20.
      刺剟释义:古代的一种酷刑,以铁器刺人身体。《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贯高 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復言。” 司马贞 索隐:“掇亦刺也。”按,《汉书》剟作“爇”。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铁刺之,又烧灼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某怒,拉繫树上,榜笞刺剟,逼立‘无悔状’。”

酷刑造句

1.在战争年代,许多革命者在狱中受尽了敌人的各种酷刑,却始终威武不屈。

2.他无法忍受酷刑的折磨,被迫屈打成招。

3.他只好发出信号了,于是一场惨不忍睹的酷刑开始了。

4.中世纪的宗教法庭创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酷刑

5.凶残的敌人对革命者施行了暴虐的酷刑

6.宪兵队用酷刑折磨爱国志士。

7.古代历史中可看到用火灼瞎人的眼睛的残酷刑罚。

8.腰斩,那种血淋淋的酷刑

9.任凭敌人酷刑百般折磨,江姐始终咬紧牙关,坚贞不屈。

10.敌人对江姐用尽酷刑还是一无所获,最后也无计可施了。

酷刑(ku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酷刑是什么意思 酷刑读音 怎么读 酷刑,拼音是kù xíng,酷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酷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