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讲求 讲求的意思
jiǎngqiú

讲求

简体讲求
繁体講求
拼音jiǎng qiú
注音ㄐㄧㄤˇ ㄑㄧ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ng,(1) 说,谈。【组词】:讲话。讲叙。(2)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组词】: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3)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组词】:讲求。讲团结。(4) 和解。【例句】:“而秦未与魏讲也”。(5) 商量,商议。【组词】:讲价儿。讲条件。

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基本含义

强调注重、追求,讲究。

讲求的意思

讲求 [jiǎng qiú]

1. 修习研究。追求;重视。

讲求 引证解释

⒈ 修习研究。

《左传·宣公十六年》:“武子 归而讲求典礼,以脩 晋国 之法。”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凡讲求至理,曾不折以圣言,多採譎怪,以相扶翼,得无似以水济水邪?”
宋 陈亮 《江河淮汴策》:“然其议臣之讲求,若东流北流之説, 贾生、韩生 之论,虽或足以为一时之便利,揆之古义,是皆汩陈其五行者也,乌足以动天而回河乎!”

⒉ 追求;重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因为讲求快速,行书比楷书更多用处。”
沙汀 《困兽记》十二:“他是很讲求实际的,可是别人却也并不虚华。”


国语词典

讲求 [jiǎng qiú]

⒈ 研究、研习。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于内。」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农隙之际,讲求弓马,以习战伐。」

⒉ 喜好、重视。

《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现在讲求新政的,有一位商务部里的冯主事,单名一个廉,字号叫直斋。」


讲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考究释义:⒈查考研究。⒉讲求,重视。⒊精美的;精致的。
    • 2.
      讲究释义:⒈讲求;重视:讲究卫生。我们一向讲究实事求是。⒉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翻译的技术大有讲究。⒊精美:房间布置得很讲究。

讲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官体释义:初 唐 诗人 上官仪,诗多应制而作,内容空虚,讲求骈俪对仗,风靡一时,称为“上官体”。
    • 2.
      五言古诗释义:诗体之一。 形成于 东汉 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 3.
      以德为邻释义: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
    • 4.
      八卦掌释义:拳术的一种。将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讲求纵横交错,随走随练,以变应变,合于《周易》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道理,故名。
    • 5.
      典学释义:⒈《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 ”孔颖达 疏:“念终念始,常在於学。”这是 傅说 勉励 高宗 学习的话,后因称皇子或帝王致力于学为典学。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 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从师。”宋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诗:“典学光阴璧不如,简编灯火卷还舒。”《清史稿·礼志八》:“雍正 三年八月吉日,詔言:‘帝王御宇,咸资典学。朕承庭训,时习简编。’”⒉指经常勤学。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以絶人之姿,加典学之力,及其成就,岂有量际哉!”
    • 6.
      分配效率释义:分配中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互相依存。
    • 7.
      刑仁讲让释义:以仁爱为典型,讲求礼让。
    • 8.
      创行释义:首创并施行。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餘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菩萨 创行酋长世袭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 9.
      包世臣释义:(1775-1855)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今属安徽)人。嘉庆举人。官新喻知县。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对政治腐败亦多所抨击。工书,提倡北碑,著《艺舟双楫》阐述其观点。
    • 10.
      匹夫之勇释义:指不讲求智谋,只凭个人蛮干的勇气。
    • 11.
      卓着释义:⒈突出显著。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马南邨《燕山夜话·甘薯的来历》:“陈振龙 的裔孙 陈世元 曾联络几个同伴,到达 山东 的 古镇,试种甘薯,成效卓著。”秦牧《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中国 有声誉卓著的‘八大名酒’。”⒉谓显著地表现出。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如虑 中国 此时工艺尚未讲求,不能如各国之精益求精,卓著成效,则可知 日本 办法,先于内地各镇埠试行。”廖仲恺《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经国函》:“至 黄君 馥生 办理党务卓著劳绩,应否给奖之处,候陈 中山先生
    • 12.
      南学会释义:清 末维新派在 湖南 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 谭嗣同、唐才常 等发起,1898年(光绪 二十四年)2月在 长沙 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 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 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 湖南 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 13.
      取青媲白释义: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 14.
      咀征含商释义: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东京 之朝,兹道(指辞赋之作)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 班(班固)、傅(傅毅)、张(张衡)、蔡(蔡邕)为之雄。”
    • 15.
      商道酬信释义:指经商的诚信之道。经商讲求信用,那么就会在商场得到回报。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 16.
      声病释义: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宋 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
    • 17.
      大呼隆释义:形容做事只追求 声势而不讲求实效。
    • 18.
      官仓释义:⒈官府的仓廪。《隋书·食货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唐 曹邺《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明 靳学颜《讲求财用疏》:“今 徐、临、德 州皆有官仓,本为寄囤,至于存积几何哉?”⒉指官粮。宋 陆游《冬夜戏书》诗:“一饱喟然还自悯,强颜垂老食官仓。”清 孔尚任《桃花扇·投辕》:“当官领官仓,一兵喫三粮。”
    • 19.
      实效释义:实际的效果:讲求实效。
    • 20.
      寻宫数调释义:谓讲求音律。

讲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官体释义:初 唐 诗人 上官仪,诗多应制而作,内容空虚,讲求骈俪对仗,风靡一时,称为“上官体”。
    • 2.
      五言古诗释义:诗体之一。 形成于 东汉 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 3.
      以德为邻释义: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
    • 4.
      八卦掌释义:拳术的一种。将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讲求纵横交错,随走随练,以变应变,合于《周易》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道理,故名。
    • 5.
      典学释义:⒈《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 ”孔颖达 疏:“念终念始,常在於学。”这是 傅说 勉励 高宗 学习的话,后因称皇子或帝王致力于学为典学。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 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从师。”宋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诗:“典学光阴璧不如,简编灯火卷还舒。”《清史稿·礼志八》:“雍正 三年八月吉日,詔言:‘帝王御宇,咸资典学。朕承庭训,时习简编。’”⒉指经常勤学。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以絶人之姿,加典学之力,及其成就,岂有量际哉!”
    • 6.
      分配效率释义:分配中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互相依存。
    • 7.
      刑仁讲让释义:以仁爱为典型,讲求礼让。
    • 8.
      创行释义:首创并施行。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餘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菩萨 创行酋长世袭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 9.
      包世臣释义:(1775-1855)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今属安徽)人。嘉庆举人。官新喻知县。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对政治腐败亦多所抨击。工书,提倡北碑,著《艺舟双楫》阐述其观点。
    • 10.
      匹夫之勇释义:指不讲求智谋,只凭个人蛮干的勇气。
    • 11.
      卓着释义:⒈突出显著。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马南邨《燕山夜话·甘薯的来历》:“陈振龙 的裔孙 陈世元 曾联络几个同伴,到达 山东 的 古镇,试种甘薯,成效卓著。”秦牧《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中国 有声誉卓著的‘八大名酒’。”⒉谓显著地表现出。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如虑 中国 此时工艺尚未讲求,不能如各国之精益求精,卓著成效,则可知 日本 办法,先于内地各镇埠试行。”廖仲恺《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经国函》:“至 黄君 馥生 办理党务卓著劳绩,应否给奖之处,候陈 中山先生
    • 12.
      南学会释义:清 末维新派在 湖南 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 谭嗣同、唐才常 等发起,1898年(光绪 二十四年)2月在 长沙 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 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 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 湖南 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 13.
      取青媲白释义: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 14.
      咀征含商释义: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东京 之朝,兹道(指辞赋之作)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 班(班固)、傅(傅毅)、张(张衡)、蔡(蔡邕)为之雄。”
    • 15.
      商道酬信释义:指经商的诚信之道。经商讲求信用,那么就会在商场得到回报。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 16.
      声病释义: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宋 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
    • 17.
      大呼隆释义:形容做事只追求 声势而不讲求实效。
    • 18.
      官仓释义:⒈官府的仓廪。《隋书·食货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唐 曹邺《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明 靳学颜《讲求财用疏》:“今 徐、临、德 州皆有官仓,本为寄囤,至于存积几何哉?”⒉指官粮。宋 陆游《冬夜戏书》诗:“一饱喟然还自悯,强颜垂老食官仓。”清 孔尚任《桃花扇·投辕》:“当官领官仓,一兵喫三粮。”
    • 19.
      实效释义:实际的效果:讲求实效。
    • 20.
      寻宫数调释义:谓讲求音律。

讲求造句

1.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

2.正人君子应该讲求公理正义,不可党同伐异。

3.做事不能逞匹夫之勇,要讲求方式方法。

4.我们对待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讲求实效。

5.现代女性讲求独立自主,不再像传统妇女总是逆来顺受。

6.过去,男女婚嫁十分讲求门当户对。

7.父母教育孩子要讲求方式方法,这样才容易被孩子接受。

8.我们国家一向坚持原则,讲求信用,平等待人,历来被誉为礼义之邦。

9.我们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讲求实效。

10.即使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也要讲求节约。

11.做事情不但要有干劲,而且还要讲求高效的方法。

12.现代人事事讲求效率,传统的繁文縟节大多已被革除殆尽了。

13.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4.马克思主义讲求实事求是。

15.学习要讲求方式方法。

16.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告诉我们要讲求速度。

17.方且相与讲求仓之利病,且为条约,会丞相清源公出镇兹土,入境问俗。

18.做工作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19.古时婚嫁讲求郎才女貌。

20.现在流行自由恋爱,不必讲求门当户对。

讲求(jiangq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讲求是什么意思 讲求读音 怎么读 讲求,拼音是jiǎng qiú,讲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讲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