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黑 [hūn hēi]
1. 缺乏光线:天色黑暗。
例秋天漠漠白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dark; dusky;]
昏黑 引证解释
⒈ 天色黑暗。
引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断崖昼昏黑,槎臬横隻椽。”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猛虎﹞擒了 德容小姐 便走……那时夜已昏黑,虽然聚得些人起来,四目相视,束手无策。”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三:“归家已昏黑,浊酒妇须谋。”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黎明之前,满院子还是昏黑的。”
⒉ 比喻社会政治黑暗腐败。
引茅盾 《宿莽·色盲》:“我们讲到国际政治的推移,你又说你只见一片昏黑,你成了精神上的色盲。”
国语词典
昏黑 [hūn hēi]
⒈ 光线昏黄黑暗。多指傍晚黄昏时的天色。
引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时夜已昏黑,虽然聚得些人起来,四目相视,束手无策。」
反光亮
昏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促迫释义:⒈狭隘。《隶释·汉西狭颂》:“阨苲促迫,财容车骑。”⒉严急,不宽容;逼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后汉书·郑兴传》:“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⒊急迫;匆促。汉 焦赣《易林·贲之涣》:“利少囊缩,秖益促迫。”宋 沉俶《谐史》:“国家用法,敛及下户,期会促迫,刑法惨酷。”宋 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诗:“缓带对藜羹,下筋免促迫。”叶圣陶《倪焕之》二五:“天色已经昏黑,晕黄的电灯光照着从缺口间憧憧往来的人影,历乱,促迫,颇呈鬼趣。”⒋催
- 2.
天昏地黑释义:天地一片昏黑。常用以形容风霾、雷雨时的自然景象。亦形容异常利害。
- 3.
天昏地惨释义: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
- 4.
宵晦释义:谓昏黑。
- 5.
昏冥释义:⒈昏暗;昏黑。⒉指黑暗的地方。⒊谓昏然无知,沉醉。
- 6.
昏天地暗释义:1、形容天色暗淡,大地昏黑。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2、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3、形容气氛混乱或凄惨。
- 7.
昏暗如烛释义:像蜡烛光线一样的昏黑,阴暗。
- 8.
昏黑释义:黑暗;昏暗:夜色昏黑。 昏黑的小屋。
- 9.
昏黝释义:犹昏暗,昏黑。
- 10.
昏黯黪释义:形容昏黑。
- 11.
晦黑释义:⒈昏黑;灰黑。 ⒉指邪恶的意念。
- 12.
独脚夔释义:独脚夔出生于东海流破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夔。
- 13.
翾翾释义:飞貌。 《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之雀,喔吚而笑之。”汉 蔡邕《篆势》:“若行若飞,岐岐翾翾。”南朝 宋 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翾翾燕弄风,嫋嫋柳垂道。”宋 欧阳修《憎蚊》诗:“翾翾伺昏黑,稍稍出壁屋。”明 方孝孺《二虫吟》:“翾翾暮光萤,烛举竞飞附。”
- 14.
闇暝释义:昏黑。《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中常侍 段珪 等劫帝走 小平津”裴松之 注引 晋 张璠《汉纪》:“时帝年十四,陈留王 年九岁,兄弟独夜步行欲还宫,闇暝,逐萤火而行,数里,得民家以露车载送。”
- 15.
顽墨释义:昏黑,漆黑。
- 16.
黤惨释义:天色昏黑。
- 17.
黭黭释义:昏黑貌。
- 18.
黯黑释义:⒈乌黑:脸色黯黑。 ⒉昏黑:黯黑的夜晚。天色已经黯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