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播 [liú bō]
1. 流传;传播。
英[spread; circulate; hand down;]
流播 引证解释
⒈ 传播。
引汉 徐干 《中论·亡国》:“仁爱普殷,惠泽流播。”
宋 叶适 《题画婆须密女》:“如此等风致,流播世间,可谓厄矣。”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唱歌一案,以我交际之少,且已听到几个人说过,足见流播是颇广的。”
⒉ 流离迁徙。
引汉 蔡邕 《刘镇南碑》:“于时,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没害,人民死丧,百遗二三。”
《新唐书·文艺传中·萧颖士》:“会母丧免,流播 吴 越。”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武后 时吾高祖建义不成,子孙流播异域。”
国语词典
流播 [liú bō]
⒈ 流传。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脍炙人口,流播久远。」
流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释义:一天不劳动,就一天不得饭吃。谓当勤于劳作,积德修福。《景德传灯录·百丈怀海禅师》:“师凡作务执劳,必先於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於人。’既徧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飡。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 2.
前哲释义:亦作“前喆”。前代的贤哲。《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唐 李德裕《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清 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在昔 三原,粤有前喆,奏牘流播,炳若丹青。”
- 3.
吾道东释义:谓己之学术向东流播。
- 4.
得行释义:谓德行流播。 得,通“德”。
- 5.
智辩释义:⒈亦作“智辨”。聪慧与口才。《韩非子·说难》:“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繫縻,然后极骋智辩焉。”《新唐书·李轨传》:“﹝ 轨 ﹞略知书,有智辩。”《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有 甘茂 之孙 甘罗,年虽少,然名家之子孙,甚有智辩。”⒉指巧辩。《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唐肃宗 流播之中,怵於邪谋,遂成 灵武 之篡,千载之下,虽智辨百出,不能为雪。”
- 6.
流声释义:⒈流播名声。⒉流传的名声。⒊指流啭的乐曲声。
- 7.
流播释义:⒈流传;传播:惠泽流播。流播世间。⒉流徙;播迁:流播异域。
- 8.
流闻释义:⒈辗转传闻;流播。 《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輒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新唐书·房琯传》:“始,邠 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讙。琯 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盖其少年欲有所济於天下,而托之讽諭,冀以流闻宫禁,裨益时政。”⒉指传闻之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即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之,甚於京师。”
- 9.
流韵释义:⒈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⒉谓经久不绝的感人乐音。⒊谓乐音流播。
- 10.
经论释义:佛教指三藏中的经藏与论藏。《梁书·谢举传》:“为 晋陵郡 时,常与义僧递讲经论。”唐 王维《辋川别业》诗:“优娄比丘 经论学,傴僂丈人乡里贤。”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二:“显庆 元年正月,玄奘 法师在 大慈恩寺 翻译西天所得梵本经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经论日多,杂説亦日出。”
- 11.
青唐释义:⒈即 青堂羌。 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西羌 唃氏 久盗有古 凉州 地,号 青唐,传子 董毡 死。其子弱,羣下争强,遂大患边。一曰 人多零丁,一曰 青宜结鬼章 ……擒 鬼章 之功,盖多得一时名臣文士歌咏,因大流播,然世独不知斩 人多零丁,此 青唐 所以亡也。”参见“青堂”。⒉古地名。即今 青海省 西宁市。参阅《宋史·地理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