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宋教仁 宋教仁的意思
sòngjiàorén

宋教仁

简体宋教仁
繁体
拼音sòng jiào rén
注音ㄙㄨㄥˋ ㄐ一ㄠˋ ㄖㄣ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òng,(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2) 中国朝代名。【组词】:南宋。宋代。宋词。(3) 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4) 姓。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rén,(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例句】:仁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组词】:核桃仁儿。(3) 姓。

宋教仁的意思

宋教仁 [sòng jiào rén]

1. 近代民主革命家。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曾与黄兴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发起同盟会,主持《民报》,并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建南京临时政府,任法制院院长。后又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代理理事长。主张成立政党内阁,反对袁世凯专制。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上海。有《宋教仁集》。


国语词典

宋教仁 [sòng jiào rén]

⒈ 人名。(西元1882~1913)​原名炼,字钝初,号渔父,清末湖南桃源人。初游日本习法政,入同盟会。辛亥革命,任农林总长。退职后,以主张政党内阁,为袁世凯所忌,被刺于上海。著述有《我之历史》、《间岛问题》。


宋教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足释义:⒈提脚;跨步。 《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⒉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⒊犹举动。唐 韩愈《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 2.
      二次革命释义:孙中山等革命 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不断加强独裁统治,排挤革命党人。1913年 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接着又向帝国主义进行“善后大借款”,并免去江西、安徽、广东等省 国民党人的都督职位。7月,李烈钧、黄兴分别在湖口、南京起兵讨袁,南方各省也纷起独立,形成二次 革命。但很快遭到袁军镇压而失败,孙中山、黄兴再次流亡国外。
    • 3.
      刺宋案释义:民国初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案件。1913年初,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连续发表竞选演说,抨击袁世凯政府,主张实行议会政治,引起袁的仇视。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袁世凯派人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刺死宋教仁。由此引发了“二次革命”。
    • 4.
      手号释义:⒈手上的雕青记号。 《元典章·兵部一·新附军》:“十九年间,钦奉圣旨节该亡 宋 军人有手号的招收,无手号的休招收者。”⒉用手作姿势为记号来表示意思。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孙逸仙 復布告此会宗旨讫,復由各人自书誓书,传授手号。”
    • 5.
      言次释义:言谈之间。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 后诣都,言次,称 式 佳吏。”《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言次,谓言论之次,犹今云语次。”《北史·谷浑传》:“太后嬖幸 郑儼,惧 绍达 间构於帝,因言次,以 绍达 为州。”宋教仁《我之历史》卷二:“言次,復呼取酒来,遂围坐而饮之。”
    • 6.
      警察署释义:旧时维治地方治安的警察办事机关。 巴金《人》:“他并没有说出要我到警察署去的话。”亦省称“警署”。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零五年八月》:“余不解其由来,与之辩。彼等不听,只云须押收警署去,并邀余去质问。”萧乾《坐船犯罪记》:“表刚好差一分八点,我走进了警署。”
    • 7.
      诘辩释义:⒈刨根问底。 《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至残餘饮食,詰辩与谁,衣被故弊,必责头领。”⒉对质,辩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幸其心无愧怍,故仓卒间敢与詰辩。”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八月》:“復与詰辩良久,至亥初始回。”
    • 8.
      黄兴释义:(1874—1916)中国民主革命家。 原名轸,字厪午,号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04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次年任同盟会总部执行部庶务,代表孙中山主持总部日常工作。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率敢死队攻入总督署,起义失败后去香港。10月武昌起义,被推为战时民军总司令。次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出任南京留守。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之役,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在上海病逝。有《黄兴集》。
宋教仁是什么意思 宋教仁读音 怎么读 宋教仁,拼音是sòng jiào rén,宋教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宋教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