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世 [cháng shì]
1. 历世久远;永存。
2. 很久的时间。
4. 指漫长的人世。
长世 引证解释
⒈ 历世久远;永存。
引《左传·僖公十一年》:“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近弭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
《新五代史·杂传·慕容彦超》:“以礼义守之而长世者多矣。”
⒉ 很久的时间。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儻能伸以远图,要之长世,则日计可满,岁功可期。”
⒊ 指漫长的人世。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豫章行》:“短生旅长世,但觉白日欹。”
⒋ 称雄于世。
引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 高祖、项羽 是也。”
国语词典
长世 [cháng shì]
⒈ 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引《左传·僖公十一年》:「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长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创行释义:首创并施行。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餘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菩萨 创行酋长世袭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 2.
善经释义:好的法则。《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杜预 注:“经,法也。”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
- 3.
多年释义:谓岁月长久。唐 白居易《长恨歌》:“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茅盾《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 4.
怙彊释义: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唐 元结《管仲论》:“吾属以礼义尊天子,以法度正诸侯,使小国不常患弱,大国不敢怙彊,此诚长世之策。”《新唐书·裴度传》:“李师道 怙彊,度 密劝帝诛之。”
- 5.
救敝释义:同“救弊”。《后汉书·仲长统传》:“或推前王之风,可行於当年;有引救敝之规,宜流於长世。”
- 6.
永图释义:长久之计;长久打算。 《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孔 传:“言当以俭为德,思长世之谋。”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 唐 郑处诲《刘瑑碑》:“尽以不生边事为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况挑筑于此,能不保横决于彼,何不别求利便,以为永图也。”
- 7.
永年释义:⒈长寿。 《书·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汉 傅毅《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三国 魏 曹操《龟虽寿》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靳以《泥路》:“她知道他是不会永年的,死亡时时可以唤着他。”⒉指长久。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8.
谨政释义:敬慎为政。 晋 陆机《辨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9.
远年释义:犹多年。《国语·晋语八》:“今 赵孟 相 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歷远年之数,犹惧不终其身。”唐 白居易《议百司食利钱》:“然则举之者,无非贫户;徵之者,率是远年。”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以强首者,皆远年不问,令各以近日行窃之有据者陈之。”李季《菊花石·赞茶歌》:“吃过香茶要赞茶,一人领头众人唱,远年风习怎能忘。”
- 10.
长世释义:⒈历世久远;永存。《左传·僖公十一年》:“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近弭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新五代史·杂传·慕容彦超》:“以礼义守之而长世者多矣。”⒉很久的时间。南朝 宋 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儻能伸以远图,要之长世,则日计可满,岁功可期。”⒊指漫长的人世。南朝 宋 谢灵运《豫章行》:“短生旅长世,但觉白日欹。”⒋称雄于世。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 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