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谷 [qián gǔ]
1. 钱币、谷物。常借指赋税。
3. 指钱粮的会计,财政的管理。
钱谷 引证解释
⒈ 钱币、谷物。常借指赋税。
引《史记·陈丞相世家》:“﹝ 孝文皇帝 ﹞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 勃 又谢不知。”
《汉书·元帝纪》:“九月, 关 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穀以相救。”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大小之官,各守其职,钱穀甲兵之问,不至於庙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吴兴 某,以善治钱穀有声。”
⒉ 指钱粮的会计,财政的管理。参见“钱穀师爷”。
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冥狱》:“藴辉 少读书不成,遂出门,习钱穀,游幕 湖南。”
国语词典
钱谷 [qián gǔ]
⒈ 称赋税。
引《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
唐·韩愈〈上宰相书〉:「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
⒉ 旧时地方官署称司会计钱粮的师爷。
钱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产释义:⒈人口与田产。 《宋史·苏颂传》:“颂 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催征》:“各里丁产,照则均派。”⒉指财产。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虽然是丁产多时也告乏。”
- 2.
丁産释义:⒈人口与田产。《宋史·苏颂传》:“颂 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催征》:“各里丁产,照则均派。”⒉指财产。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虽然是丁产多时也告乏。”
- 3.
刑名师爷释义: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人来了,就到督署去求见那位刑名师爷。”瞿秋白《文艺杂著·鞘声二》:“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
- 4.
司农释义:⒈官名。 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给司农,司农者,田官也。”《汉书·东方朔传》:“后稷 为司农。”颜师古 注:“主播种。”⒉官名。汉 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汉 建安 改为大农,由 魏 至 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清 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清 光绪 年间,常熟 人 翁同龢 为户部尚书,世有以“司农常熟世间荒”讥之者。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
- 5.
大司农释义:官名。秦 置治粟内史,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 6.
行利释义:指器用钱谷等物。《逸周书·大武》:“四攻者,一攻天时,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 朱右曾 校释:“行利,器用财贿。”
- 7.
钱席释义:钱谷师爷。
- 8.
钱谷释义:⒈货币和谷物。⒉清代指地方上财政方面的事务:钱谷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