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首 [zéi shǒu]
1. 盗贼的头领。
贼首 引证解释
⒈ 盗贼的头领。
引《禅真逸史》第三五回:“但遇贼军掳掠,鸣金为号,尽数剿除,得贼首者为上功。”
国语词典
贼首 [zéi shǒu]
⒈ 贼人的首领。
引《薛仁贵征辽事略》:「若擒取贼首者,当封万户侯。」
贼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番释义:指外国或外族。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马祖师》:“正德 间 四川 贼首 刘烈,本名 乐,眉州 人,冒为举人,暱 保寧山 中,寻又化逃,或传由 云南 入外番。”《明史·袁崇焕传》:“擅开马市於 皮岛,私通外番。”
- 2.
大魁释义:盗贼首领。
- 3.
扫穴擒渠释义: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 4.
捕勦释义:捕捉剿除。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败残军尽捕勦,擒贼首献皇朝。”
- 5.
申解释义:⒈说明、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虢 人又侵 晋”晋 杜预 注:“或策书虽存而简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传不復申解,但言传事而已。”⒉申辩。《后汉书·马严传》:“严 数荐达贤能,申解寃结,多见纳用。”《新唐书·赵憬传》:“时 杜黄裳 遭奄人谗詆,穆赞、韦武、李宣、卢云 等为 裴延龄 构摈,势危甚,憬 救护申解,皆得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復有言。”⒊申报。宋 岳飞《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 罗诚 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圣慈
- 6.
盗首释义:盗贼首领。
- 7.
盗魁释义:⒈盗贼首领;大盗。⒉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 8.
谋变释义:图谋变乱。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募天下驍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輒败……此赏重而信之效也。”明 宋濂《元故从仕郎兴化路总管府经历李公墓志铭》:“属县 仙游 令 马某,虐用其民,民不堪。陈一壼 谋变,焚其官署。”清 梅曾亮《书<守濬记>后》:“十二月大兵復 滑城,而贼首 林清 于九月十五日谋变京师。”
- 9.
贼率释义:贼首。
- 10.
进捣释义:进击;攻打。 明 罗曰褧《咸宾录·南夷·贵南诸夷》:“明年,诸将进擣砲木,罗袜寨 伏兵,计擒贼首 阿革 及贼从 阿义、阿黎。”明 罗曰褧《咸宾录·南夷·贵南诸夷》:“贼败走,诸军乘胜追杀,进擣 都黎。”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惟 鲁爽 等进擣 长社,魏 守将 秃髮憣 弃城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