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贷 [zhèn dài]
1. 赈济。
振贷 引证解释
⒈ 赈济。
引《汉书·文帝纪》:“百姓鰥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晋书·王羲之传》:“时东土饥荒, 羲之 輒开仓振贷。”
《南史·孝义传上·徐耕》:“大旱人飢, 耕 诣县陈辞,以米千斛助官振贷。”
《明史·贾三近传》:“畿辅大饥,振贷有方。”
振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但已释义:仅此而已。 谓不复深究或就此了事。《汉书·淮阳献王刘钦传》:“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理之所在,岂宜如此但已,愿更一言也。”《明史·何乔新传》:“岁大饥,故事,振贷迄秋止,乔新 曰:‘止於秋,谓秋成可仰也,今秋可但已乎?’振至明年麦熟乃止。”
- 2.
多得释义:⒈谓得到的多;容易得到。汉 焦赣《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汉 孔融《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宋史·曹彬传》:“上亦大笑,乃赐 彬 钱二十万。彬 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⒉犹多亏。《水浒传》第二回:“多得 王进 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水浒传》第十回:“当初在 东京 时,多得 林冲 看顾。”《红楼梦》第六回:“又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 狗儿 他父亲之力。”
- 3.
收责释义:讨回欠债。 《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 文 收责於 薛 乎?”《汉书·昭帝纪》:“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后汉书·桓帝纪》:“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其令大司农絶今岁调度徵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復收责。”
- 4.
木酪释义:荒年用木头、树皮之类煮成的糊状物。事见《汉书·食货志上》:“北边及 青 徐 地人相食…… 莽 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宋 程琳《子奇赋》:“鳧茨已竭,木酪徒剉。糴已关而停炊,囷无麰而阁磨。”
- 5.
自存释义:⒈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南朝 梁 沉约《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唐 韩愈《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⒉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宋 苏辙《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⒊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宋 杨万里《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