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类 [liáo lèi]
1. 同僚。
僚类 引证解释
⒈ 同僚。
引《后汉书·党锢传·刘祐》:“祐 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
《北史·祖珽传》:“神武 口授 珽 三十六事,出而疏之,一无遗失,大为僚类所赏。”
宋 窦革 《酒谱·乱德》:“宋 孔顗 使酒仗气,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为凌忽。”
僚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无滞释义:⒈没有障碍;通行无阻。南朝 梁 陶弘景《<发真隐诀>序》:“昔在人间,已钞撰《真经》修字两卷……今更反復研精,表里洞洽,预是真学之理,使了然无滞。”唐 戎昱《送僧法和》诗:“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宋史·乔维岳传》:“维岳 始命创二斗门於 西河 第三堰……建横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来无滞。”⒉指言辞流畅无碍。《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南史·谢几卿传》:“﹝ 几卿 ﹞年十二,召补国子生…… 俭 承旨发问,几卿 辩释无滞,文惠 大称
- 2.
概怀释义:系念于心。 《新唐书·归登传》:“﹝ 归登 ﹞转右补闕、起居舍人,凡十五年,僚类有出其下而进趋,自喜得显官,惟登与右拾遗 蒋武 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概怀。”宋 王安石《与沉道原书》之一:“见 黄吉父,説四姐甚瘦悴……一切如梦,不须深以概怀。”
- 3.
淩忽释义:欺侮,轻慢。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及将相大臣典州者,多以贵倨自恃,凌忽转运使,使不得举职。”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至 哱拜 官虽副将,每以降虏凌忽之,衔之久矣。”清 郝懿行《宋琐语·标韵》:“覬 为人使酒仗气,每醉,輒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
- 4.
淹晚释义:指升迁迟缓。《新唐书·归登传》:“转右补闕、起居舍人,凡十五年,僚类有出其下而进趋,自喜得显官,惟 登 与右拾遗 蒋武 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概怀。”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恭以某官,率志雅远,持论忠实,惜舒卷尚曰淹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