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辞去 辞去的意思

辞去

简体辞去
繁体辭去
拼音cí qù
注音ㄘˊ ㄑ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qù,(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组词】:去处。去路。去国。(2) 距离,差别。【组词】:相去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组词】:去年。去冬今春。(4) 除掉,减掉。【组词】: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例句】:他去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组词】:上去。进去。(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组词】:信步走去。(8) 汉语四声之一。【例句】: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基本含义

辞去指辞职、辞退、离职等意思。

辞去的意思

辞去 [cí qù]

1. 辞别而去。

2. 去世的婉辞。

4. 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

辞去 引证解释

⒈ 辞别而去。

《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孔丛子·独治》:“叔孙通 遂辞去,以法仕 秦。”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⒉ 去世的婉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老身姓 温,夫主姓 刘,早年辞去,别无儿男。”

⒊ 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

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 上海 谋职。


辞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休释义:自请辞去官职。 明 费经虞《乞休》诗:“八次乞休归不得,衰容病骨礼 瞿曇。”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堪舆》:“可 以卓异授 江 南一参将,五年后乞休归里。”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公为礼部尚书,年六十三,以老乞休。”
    • 2.
      伎乐释义:⒈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清 梅曾亮《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⒉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明 李东阳《韩休知
    • 3.
      休官释义:⒈辞去官职。唐 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曾国舅传》:“还了我王牌和简,休官纳印去修行。”《儒林外史》第八回:“自古道:‘休官莫问子。’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⒉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休官 权千成 据 显亲,自称 秦州 牧。”胡三省 注:“休官,杂夷部落之名。”
    • 4.
      便扶向路释义:就顺着旧路 出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5.
      公衮释义:⒈上公之命服。 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⒉指三公一类的显职。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宋 王安石《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 6.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7.
      卸篆释义:卸印。谓辞去官职。
    • 8.
      卸肩释义:把扛着或挑着的东西放下,比喻推卸责任,也比喻辞去职务。
    • 9.
      另谋高就释义: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 10.
      向晓释义:拂晓。 《晋书·陆云传》:“﹝ 云 ﹞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唐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诗:“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宋 柳永《受恩深》词:“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
    • 11.
      告退释义:⒈在集会中要求先离去:我有点事,先告退了。⒉从集体中退出:老队员已先后挂拍告退。⒊旧时指自请辞去职位:年老告退。
    • 12.
      嘉遯释义: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明 许潮《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 13.
      家庭主妇释义:一般是指没有工作或辞去工作的女性,或称全职太太。
    • 14.
      家艰释义:指父母的丧事。《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序>》:“﹝ 夏侯湛 ﹞为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 令,中书郎,南阳 相,家艰乞还。”刘良 注:“家艰,谓父母之忧也。”唐 戴孚《广异记·成弼》:“弼 后以家艰辞去,道者曰:‘子从我久,今復有忧,吾无以遗子,遗子丹十粒。’”宋 王禹偁《送鞠仲谋序》:“八年春,余第中乙科生,以家艰不预于选。”
    • 15.
      封金挂印释义: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 16.
      年作释义:方言。 雇工。明 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一》:“辞年作。宛 人呼雇工人为年作,至十月初一日,则各辞去。谚云:‘十月一,家家去了年作的,关了门儿自家吃。’”
    • 17.
      引咎辞职释义:“咎”指过失(因疏忽大意而犯的错误),引咎是指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目的在于自责。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
    • 18.
      引退释义:指辞去官职。
    • 19.
      戈尔巴乔夫释义: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1
    • 20.
      挂冠释义:指辞去官职:挂冠归隐。

辞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休释义:自请辞去官职。 明 费经虞《乞休》诗:“八次乞休归不得,衰容病骨礼 瞿曇。”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堪舆》:“可 以卓异授 江 南一参将,五年后乞休归里。”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公为礼部尚书,年六十三,以老乞休。”
    • 2.
      伎乐释义:⒈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清 梅曾亮《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⒉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明 李东阳《韩休知
    • 3.
      休官释义:⒈辞去官职。唐 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曾国舅传》:“还了我王牌和简,休官纳印去修行。”《儒林外史》第八回:“自古道:‘休官莫问子。’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⒉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休官 权千成 据 显亲,自称 秦州 牧。”胡三省 注:“休官,杂夷部落之名。”
    • 4.
      便扶向路释义:就顺着旧路 出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5.
      公衮释义:⒈上公之命服。 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⒉指三公一类的显职。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宋 王安石《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 6.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7.
      卸篆释义:卸印。谓辞去官职。
    • 8.
      卸肩释义:把扛着或挑着的东西放下,比喻推卸责任,也比喻辞去职务。
    • 9.
      另谋高就释义: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 10.
      向晓释义:拂晓。 《晋书·陆云传》:“﹝ 云 ﹞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唐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诗:“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宋 柳永《受恩深》词:“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
    • 11.
      告退释义:⒈在集会中要求先离去:我有点事,先告退了。⒉从集体中退出:老队员已先后挂拍告退。⒊旧时指自请辞去职位:年老告退。
    • 12.
      嘉遯释义: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明 许潮《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 13.
      家庭主妇释义:一般是指没有工作或辞去工作的女性,或称全职太太。
    • 14.
      家艰释义:指父母的丧事。《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序>》:“﹝ 夏侯湛 ﹞为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 令,中书郎,南阳 相,家艰乞还。”刘良 注:“家艰,谓父母之忧也。”唐 戴孚《广异记·成弼》:“弼 后以家艰辞去,道者曰:‘子从我久,今復有忧,吾无以遗子,遗子丹十粒。’”宋 王禹偁《送鞠仲谋序》:“八年春,余第中乙科生,以家艰不预于选。”
    • 15.
      封金挂印释义: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 16.
      年作释义:方言。 雇工。明 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一》:“辞年作。宛 人呼雇工人为年作,至十月初一日,则各辞去。谚云:‘十月一,家家去了年作的,关了门儿自家吃。’”
    • 17.
      引咎辞职释义:“咎”指过失(因疏忽大意而犯的错误),引咎是指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目的在于自责。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
    • 18.
      引退释义:指辞去官职。
    • 19.
      戈尔巴乔夫释义: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1
    • 20.
      挂冠释义:指辞去官职:挂冠归隐。

辞去造句

1.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2.我希望辞去销售代表一职,我坚信这终将到来,毫无悬念。

3.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决定辞去我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知道这对于您来说,是非常难以作决定的事情。

4.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5.由于他固执己见,厂子效益不断下滑,使他成为众矢之的,最后只得辞去厂长职务。

辞去(ci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辞去是什么意思 辞去读音 怎么读 辞去,拼音是cí qù,辞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辞去造句子